太陽的余暉消散后,夜幕降臨,一匹匹戰馬在毫無防護的營地周圍啃著野草,威風吹拂著,空氣中散發著野草的清香,兵卒們都坐在營帳外湊在一起嚼著肉干和干糧、喝著水,一邊吃一邊閑聊。
趙俊生吃完后給戰馬喂豆料,整理一下馬鞍,卻發現馬鞍是濕的,用另外一只手往頭盔上摸了摸,頭盔上竟然也沾了水汽。
“空氣如此潮濕,難道是要下雨的征兆?”趙俊生在心里問了一句,“如果下大雨的話,也不是沒有機會!”
營地內升起了幾堆篝火,是兵卒們從附近一片樺樹林里撿來的干柴,柴火燒得噼啪作響。
這時一陣單調而又急促的馬蹄聲從遠處傳來,營地內的兵卒們沒有人去關注是誰來了,也不擔心會有柔然騎兵來襲,盡管營地沒有防護,但在外圍方圓十里之內密布警戒哨,柔然人想要毫無聲息的干掉警戒哨或者在不驚動警戒哨的情況摸到這里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對于如何辨別敵我,以及各軍事單位如何互相聯絡,趙俊生在建立這支騎兵時就制定并執行了一套嚴密的方法。
高修聽了來人的報告后很快找到了趙俊生,稟報說:“都統,找到他們了,在距離此地西南方向二十里外的一座山丘下!據斥候報告,匹黎先大軍沒有建造營寨,我估計是沒這習慣,也找不到木料,就在山丘下隨便立下營帳,周圍的游騎倒是不少!”
趙俊生考慮了一下,對高修說:“你留下來坐鎮營地,我要親自去探查一下,看看是否有機可乘!”
“是!”
趙俊生立即令親兵前來戰馬,一匹專用坐騎,還一匹副馬備用。
在報信的斥候帶路下,趙俊生和李寶帶著幾個親兵策馬飛奔了十二里之后就放慢了速度,距離匹黎先大軍的營地越來越近,不能再打馬狂奔,搞出的動靜太大容易被柔然人游騎警戒哨發現。
又走了一刻鐘來到了一座山丘下,到后來幾乎是騎馬慢走,與步行的速度差不多。
引路的斥候對趙俊生說:“匹黎先大軍的營地就在山丘的南邊山腳下,他們在山丘上布置了一個幢的兵力,外加兩個明哨和一個暗哨,小人等按照您傳授的方法識破了暗哨的藏身地,先派人摸上去干掉了暗哨,再分成兩組干掉了兩個明哨,干掉明哨的過程中,因為是第一次,弟兄們都很緊張,有一人失手了,幸虧有同伴及時補救才阻止了明哨示警!”
一行人下了馬,把馬拴在山腳下樹干上。
“請都統跟小人往這邊走,不要弄出聲響,也不要說話,柔然人部署的一個幢的兵力距離這里并不遠,被他么發現就麻煩了!”引路的斥候一邊走一邊低聲說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