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原本有一座衛城,距離五里,名曰丸都山城,以山嶺為屏障,和平時期高句麗王就居住在國內城,一旦發生戰事,高句麗王就移居丸都山城,不過有一次丸都山城被前燕的慕容皝攻陷,丸都山城幾乎毀壞殆盡,高句麗王以為無法修復,此后一直住在國內城,丸都山城也逐漸成為一片廢墟了。
“將軍,打探到了,國內城的守將就是接走馮弘的高句麗大將葛盧。根據附近高句麗百姓的供述,再加上我們抓住的高句麗兵卒審問得知,城內有守軍八千余人,百姓十一萬!”斥候向趙俊生報告。
趙俊生知道這國內城南邊就是鴨綠江,只要攻下國內城,鴨綠江以北就基本上掌握在他手里了。
趙俊生打量這城池一番,問李元德:“攻城器械零部件何事能運到?”
“將軍,攻城器械零部件笨重,難以運輸,最少還需要兩日工夫才能運抵!”
趙俊生對常昆吩咐:“帶上三千人馬去城下叫罵,看高句麗人是否敢出城迎戰!”
“是,將軍!”常昆當即帶上三千騎兵打馬飛奔至城下對高句麗守軍進行挑釁。
剛開始高句麗守軍兵將們不予理會,但后來常昆讓兵將對城墻守軍進行叫罵,高句麗兵將們一個個氣得跳腳。
守將葛盧被罵慘了,他是被罵得最兇最惡毒的一個,葛盧的脾氣本身就不好,原本想著聽從高句麗王高璉的命令只守不出戰,可一個上午罵下來,葛盧的鼻子都氣歪了,最后實在忍無可忍,于午時過后打開城門率三千騎兵出來迎戰常昆。
常昆一看來得正好,等葛盧率三千騎兵沖過來時,他立即一打手勢,身后的騎兵迅速一分為二,高句麗騎兵在葛盧的率領下從魏軍騎兵中間穿過去,不但沒有對魏軍造成任何傷害,反而被魏軍從兩側不停的射箭,損失慘重。
罵得最恨的就是常昆,葛盧已經死死地盯上了常昆,一馬當先向常昆殺來。
常昆怡然不懼,打馬迎上去交戰在其,這葛盧也的確有囂張的本錢,在武邑上居然與常昆打得不分勝負。
這二人廝殺了半個時辰也不見任何一方有不敵的跡象。
在遠處的趙俊生一看這樣下去對常昆麾下的兵馬不利,畢竟已經被曬了一個上午,體力耗費不少,士氣也損耗很大,若是拖延下去,局勢恐怕會發生逆轉,他當即掏出長弓利箭向葛盧射去。
葛盧分心挑飛趙俊生射出的一箭矢,卻被常昆一刀斬于馬下。
葛盧一死,他帶出來的騎兵瞬間土崩瓦解,想要退回城內卻不行,城內的守軍不開門了,想要走又被魏軍把出路都堵住了,在被斬殺大半之后,剩下的高句麗騎兵們選擇了投降。
趙俊生一時間心情大好:“來人,讓城內五千人投降,否則一旦破城,玉石俱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