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鄒如海府邸的搜查沒有搜到有價值的證據,多是一些財物和值錢的擺件家具,負責搜查的皇城司捕快們已經里里外外翻了三遍,仍然沒有什么收獲。
趙平并不氣餒,他下令皇城司的人繼續盯著鄒如海的家眷,同時也派人調查鄒如海是否還有其他親信。
還有一個潘長安,這個御使大夫可沒有被趙平忘記,潘長安已經被趙平派人進行十二個時辰的監視和跟蹤。
潘長安早就得到了鄒如海被抓的消息,他的心里也很害怕,趙平派人對他采取跟蹤監視的手段之后,他第一時間就察覺到了,他行動自由被大大限制,但他為了避免自己露出馬腳,一直按兵不動。
皇城司經過好些天的監視和跟蹤都沒有得到線索和證據,在何庸的建議下,趙平開始派人分別對潘長安和袁高的身邊親信進行跟蹤和監視,如此一來,他們一個個如坐針氈。
眼看著萬語桐被冊封為貴妃的日子漸漸近了,皇城司這邊的調查陷入了僵局,趙平只好暫時放下這件案子,把重心轉移到保證冊封典禮儀式安全上來,確保冊封典禮順利進行和圓滿的結束,防止有人在典禮進行時搞破壞。
距離冊封典禮還有三天,趙俊生見皇城司的調查陷入了僵局,他考慮了半響,派人去把候官司司正王坦之找來。
“臣拜見陛下!”
趙俊生抬抬手,“今日朕叫你過來,有一樁案子要你去辦,以候官司的暗探實力,朕相信你們三天之內就能拿出結果!”
王坦之拱手:“請陛下吩咐!”
“朕要知道太仆寺卿、曲梁伯袁高和御使大夫潘長安的所有犯罪行為!”
王坦之詫異的看向趙俊生,自從候官司成立,除了謀反、叛亂和與敵國勾結的案件,趙俊生基本上不動用候官司的情報系統。
趙俊生看見他的異樣眼光,擺手道:“不必多言,朕自有計較!王坦之,朕要提醒你,候官司就如同朕的眼睛,只聽從朕的命令,倘若這只眼睛不聽使喚了,你覺得它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這話讓王坦之的脖子上涼颼颼,他頓時后背心冷汗之下,見下拜道:“陛下放心,候官司只效忠陛下,只聽從陛下的旨意,陛下的旨意,候官司無論何時何地都會不折不扣的執行和完成!”
皇帝真要動候官司,首先肯定要殺的就是他王坦之,想要活得長久,不但要聽話,而且還要學會不該問的不問,不該管的不管,皇帝若有命令,候官司要毫不猶豫的執行,否則等待候官司的就是滅頂之災,反正它是一個沒有編制機構衙門,皇帝要動它根本不費事,也沒有大臣們阻擾。
候官司是專門監視官吏和武將的細作衙門,表面上只是收集大乾全國各地的物價信息,為皇帝和朝廷提供政令決策的依據,實際上卻大量培養細作暗探,這些細作暗探潛伏在朝廷大臣、官吏和武將們的身邊,收集他們平日里的一言一行,并寫下來記錄成冊存檔。
候官司有專門的官吏對這些記錄進行甄別分析,因為候官司的主要任務是打擊謀反叛亂、與敵國勾結,因此但凡不是與這類有關的記錄一律會被忽略,但這些記下來的信息卻不會被銷毀,每個大臣、武將和官吏都有一個專門的卷宗,記錄的所有信息都會被保存下來,隨時可以提取翻閱。
因此,候官司如果要查某一個官員、大臣或武將的犯罪行為,簡直太簡單不過,因為他們平日里的一舉一動都被潛伏在他們身邊的暗探記錄下來了。
王坦之回到候官司衙門之后,立即下令調來袁高和潘長安的檔案。
手下兩個官吏抱來兩大摞卷宗,分別是袁高和潘長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