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監、宮女們已經在外面列隊,萬語桐被親友們簇擁出來,太監們和宮女們立即上前接替,親友們只能跟在后面。
沿途倒是都是太監和宮女,萬語桐的到來讓他們紛紛下拜。
臨近太極殿就聽見莊嚴和大氣磅礴的鼓樂之聲,萬語桐和趙俊生在太極殿的后面匯合了,兩人各自帶了一些太監和宮女。
一個禮官對二人說:“時辰已到,現在請陛下從左邊繞過太極殿去前面,請貴妃娘娘從右邊繞過太極殿去前面,在太極殿殿前碰面!”
兩人都是身穿盛裝,趙俊生還戴著玉冕,平常是不戴玉冕的,只有在重大慶典才戴玉冕,二人各自按照禮官的安排從太極殿的一側走到大殿前面去。
太極殿的前面廣場上已經是人山人海,人多而不亂,井然有序,一個個方陣整整齊齊。
在最前面是朝廷大臣、將軍和官員方陣,這些方陣又分官職爵位大小,官職爵位越高,越靠近皇帝,反之靠后。
排在大臣、武將和官員們之后的是大乾各地士人、武士等名流,即在學術、文學、書畫、慈善、武藝等領域有著突出成就和名望的人。
再然后就是地主們的代表們,這些人都是種田種得好的,糧食產量高,每年賣出糧食多。
工匠們的代表也不少,這些都是在各種手藝方面有著高超技藝的人,他們不但有高超的技藝,而且還帶出了不少徒弟,把他們的技藝發揚光大。
最后就是商賈代表們,商賈們在社會中的地位排在最末,因此他們雖然有錢,卻被其他人看不起,一個個都急于提升自己的地位。
隨著趙俊生和萬語桐走到一起并出現在太極殿前,所有人都下拜。
趙俊生抬了抬手,旁邊太監一聲高呼:“陛下有旨,眾卿平身!”
“謝陛下!”所有人起身。
禮儀官高呼:“典禮正式開始,宣讀冊封詔書!”
在趙俊生的示意下,康義德拿起冊封詔書念了起來,洋洋灑灑說了一通,先是稱贊了萬語桐如何賢良淑德,如何美貌,性情溫婉,品德如何、情操如何,又說他與萬語桐如何情投意合,于是納其為妃,希望她以后輔助花木蘭打理內宮,姐妹之間要相敬如賓,最后才說冊封她為貴妃。
在大乾,因之前趙俊生沒有納妃的經歷,朝廷也沒有這方面的典章規制,所以在理論上,貴妃的地位是僅次于皇后的。
為什么說是納妃而不是娶妃呢?這就說明了問題,民間都說娶妻納妾,妻子是娶進來的,妾是納進來的,重視程度是截然不同。
當然這是當前社會大環境所致,其實在趙俊生的心里,萬語桐的地位并不比花木蘭差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