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之多的流民到來,這個聲勢可不小,梓潼城上很快就亮起了燈火,全城兵力都被抽調到城墻上加強守備。
廣漢郡太守、郡尉等一干官吏紛紛趕了過來,但他們看見城下密密麻麻的流民時,一個個都倒抽一口涼氣。
“這······這只怕有十萬流民啊,這些人是從哪兒來的啊?”郡丞吃驚的說道。
太守皺眉:“十萬沒有,七八萬還是有的,看他們的方向應該是從劍門關方向來的,可那些流民不是涌入北朝了嗎?怎么會返回來?”
郡尉說:“這還用說嗎?肯定是北朝不愿意接這個燙手的山藥,所以把這些流民都給趕回來了!太守,現在怎么辦?這些流民應該餓了好些天了,一個不好可能會造反吶!”
郡丞道:“要不然明日一早打開城門給他們施粥?總不能把這七八萬流民也給逼反吧?這些人要是再反了,咱們就沒有兵力平亂了!”
太守扭頭看向郡丞:“官倉還有糧食嗎?你能拿出得出糧食?”
郡丞說不出話來,他嘴巴動了動,咬牙道:“太守,要不然給那些士族地主們說說,讓他們捐一些糧食出來安撫這些流民,如果這些流民餓瘋了攻城的話,一旦城破,他們的糧食不但保不住,而且還有性命之憂······”
太守冷笑:“你太想當然了,那些士族大地主哪一個不是在朝中有大靠山?你去讓他們捐糧食出來,他們會搭理你才怪,要去你去,本官才不受他們的鳥氣!”
郡丞道:“那怎么辦?難道眼睜睜逼反這些流民?”
太守冷著臉說:“傳令所有人,嚴加戒備,誰也不許偷懶!”
郡尉和郡丞以及那些守軍將士們誰都沒有把太守的話當一回事,一群流民而已,誰會吃飽了撐著大晚上來攻城?看都看不清,怎么攻城?
城外,數萬流民之中,趙俊生召集了李寶、林敬輝、姜輝等一干人等安排攻城事宜。
“這梓潼雖是一座縣城,可也是郡丞,咱們只有一千龍衛軍,又沒有攻城器械,那些流民青壯起到的作用不大,頂多只能吸引守軍的箭矢火力,想要破城的話,咱們得出奇招!”
李寶問:“陛下有何打算?”
趙俊生對姜輝道:“你去組織幾千青壯,李寶叫弟兄們把從劍門關繳獲的兵器交給這些流民青壯們,讓他們去砍一些樹木來,咱們連夜做成一批簡易的攻城梯,黎明時分進行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