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乾軍營地內所有人都在緊張的忙碌著,將士們吃飽喝足了在給戰馬喂食喂水,套上馬鞍,做好了準備的兵將們認真的擦拭著自己的刀槍,檢查弓弩盔甲。
隨行的公卿大臣們和文書文吏們也在做著戰前準備,每個人都不忘在自己身上套上一件盔甲,也許防不住刀槍劈砍直刺,但對于箭矢的防御力還是很高的,有了這一層盔甲,受傷的機率至少要減少一半。
趙俊生在御前侍衛的幫助下套上了戰甲,旁邊東方辰站出來行禮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戰場上兇險,萬一有一個閃失,臣等死不足惜,必會造成天下動蕩,國本動搖,臣建議陛下就留在營中坐鎮指揮!”
楊烈也站出來說:“臣以為國師之言有理,還請陛下三思!”
甲胄已經套好,系帶也系緊了,趙俊生接過頭盔提在手上看向東方辰和楊烈等人問道:“你們讓朕留在營中坐鎮指揮,打算留下多少兵馬護衛朕的安全吶?一千?兩千,三千,還是五千?留下的兵馬太少不頂用,留下太多兵馬,可用于作戰的兵馬就少了!說實話,朕并不怎么信任那四千降軍,聶飛虎的步兵被楊大眼帶走了一千人,只剩下兩千人,這兩千人既要盯著城內守軍,也要防備那四千降軍反水,壓力很大啊!”
隨駕的公卿大臣們無話可說了。
趙俊生繼續說:“朕帶兵出戰的安全性其實要比留在這里高得多,若是留在這里,還需要大量兵馬護衛,這是浪費兵力!這件事情就這么定了,聶飛虎!”
聶飛虎站出來抱拳:“末將在!”
趙俊生道:“朕再給你三千騎兵,這三千騎兵和兩千步兵由你自由支配,既要防備那四千降軍,也要牽制城內三千守軍,你的任務依然不輕!”
聶飛虎抱拳道:“陛下放心,臣手里有三千騎兵和兩千步兵,若還是看不住城給三千守軍和四千降軍,臣就真的是無能了,若出了事,臣提頭來見!”
趙俊生擺手:“朕要你的頭顱何用?朕要的是在朕帶兵與劉宋軍交戰之時后方不會出問題!”
“臣遵旨!”
這時一個探哨跑進來稟報:“報——劉宋軍一萬一千人已翻過龍泉山向這邊殺來,距離此地四十里!”
趙俊生問:“這一萬一千劉宋軍有多少騎兵?”
“回陛下,共有兩千騎兵,他們的騎兵戰馬都是川地馬,身材矮小、腿短!”
趙俊生點點頭:“再探!”
“諾!”
趙俊生眼神瞬間變得凌厲:“傳令將士們集結列隊,準備開拔迎敵!”
“諾!”楊烈抱拳答應轉身走出了帥帳。
有大臣想要提醒趙俊生,敵軍距離這里還有四十里,此時出發迎敵是不是太早了一些?何不以逸待勞呢?可想了想,終歸還是沒有說出來,趙俊生畢竟是久經沙場的皇帝,肯定有著自己的想法。
兩刻之后,營寨里就只剩下聶飛虎和兩千步兵、三千騎兵,還有幾個公卿大臣以及一些文吏留了下來負責公文處理、糧草調撥和聯絡事宜。
趙俊生和楊烈帶著六千騎兵以正常行軍速度朝著龍泉山方向而去。
此時太陽才剛剛露出地平線不久,氣溫還沒有升起來,將士們騎著馬以正常行軍速度走起來還比較輕松。
兵部侍郎王洛水打馬走到隊伍最前面的楊烈身邊問道:“楊將軍,陛下為何這么早就下令大軍迎敵,等到劉宋軍再靠近一些再出兵不好嗎?如此可以以逸待勞啊!本官不懂兵事,還望將軍賜教一二?”
楊烈扭頭看了看王洛水,笑著笑說:“原因很簡單,咱們畢竟是背靠敵城立寨,后方有城內守軍威脅,前方又有敵軍來戰,在交戰時后方若出現任何變故對于交戰都是有很大影響的!所以這戰場位置的選擇非常重要,不能離敵城太近,否則一旦后方出現變故,前方來不及做出反應和部署。與敵城拉開距離,即便后方有什么變故,前方主將在及時收到消息的時候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調整和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