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俊生的考慮是如果有他親自帶兵前往永安親臨前線一定可以鼓舞士氣,也可以讓朝野山下把視線和重心向永安這個前線轉移,而不是一直盯著成都城這邊。
不過東方辰、酈嵩等一幫大臣們的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他若帶兵前往永安,固然可以鼓舞前線將士們的士氣,但卻無形之中卻會給魯爽這個統兵大將帶去壓力,會讓他束手束腳,指揮作戰時難免顧此失彼。
趙俊生綜合考慮了一下,對眾臣說:“諸卿說得也不是沒有道理,這樣吧,朕既不去永安給魯爽添麻煩,無形之中限制他的手腳,但朕也不能一直待在成都城,朕決定去巴郡看看,那里距離永安不遠,也是我方勢力與南朝地盤的交界地帶,朕若去那里,還可以一定程度上給南朝方面造成壓力!”
東方辰往地圖上看了看,如果皇帝去了巴郡,北方又有司馬楚之和梁翼的兵馬對襄陽、淮南等地進行威脅,從戰略攻擊勢態上來看,完全是可以對南朝援兵五萬人馬進行抄底合圍的,那五萬南朝宋軍若是跑得快也就罷了,若是跑得慢,先以司馬楚之的兵馬截斷其歸路,趙俊生這邊的兵馬直接運動到宋軍的南邊,宋軍主將只怕會嚇得半死吧?
他立即說道:“陛下既然有這個打算,臣建議向司馬楚之下旨,命令帶大軍主力牽制襄陽一帶的守軍,然后派輕騎繞過各個城池南下切斷南朝五萬援兵的退路,就算不能真的圍住這五萬宋軍,也能把他們嚇破他們的苦膽,這樣既能解了永安的困局,還能在軍事上化被動為主動!”
趙俊生扭頭看了看地圖,心里琢磨了一下,當即說:“好,就這么辦!來人,傳旨給司馬楚之,命其以主力牽制襄陽一線的宋國守軍,另派五千輕騎快速南下當陽,等這一支輕騎到了當陽,朕倒要看看宋軍五萬援兵還能不能安心攻打永安!對了,這五萬宋軍的主帥是誰啊?”
林敬輝站出來回答說:“回陛下,宋軍主帥是護軍將軍蕭思話!”
南北朝時期的領軍將軍、護軍將軍可不是雜號將軍。特別是在南朝,以領軍將軍統管禁軍,若長官的資歷不足,卻要讓其掌管禁軍,就封其官職為中領軍;護軍將軍一般掌管軍職的選用,都是實權軍職。
“哦?是他啊!”趙俊生倒是知道蕭思話這個人,此人比他年紀大一些,卻也大不了幾歲,年輕時是一個浪子回頭金不換的人物。
“那此事就這么定了,朕明日一早就出發,諸卿若是嫌山路顛簸可留在成都城,待川蜀事畢再返回長安,亦可隨朕前往巴郡!”
開什么玩笑?若留在成都城,這官兒還能當多久?
眾公卿大臣們當然不能說不想車馬勞頓而留在成都城,若是如此,以后只怕會日漸失寵,這仕途也就走到盡頭了,君臣關系還是要維持的,他們是隨駕大臣,皇帝到哪兒他們就得跟到哪兒,不能在皇帝的心里留下壞的印象。
翌日,趙俊生只帶了龍衛軍一千人和兩千騎兵以及公卿大臣們啟程前往巴郡,其他兵馬都留在成都城,軍務方面由蘇戟負責,政務上由酈嵩負責。
南朝宋國時期,巴郡的行政管轄區域已經縮小的許多,但基本上都在今重慶范圍之內,不過它的治所仍然在江州,到隋朝時期才改名叫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