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六千宋軍幾乎是宋國南郡的絕大部分駐軍兵力,隨著這六千宋軍被殲滅,宋國在南郡境內的軍事力量所剩無幾,當朱貴帶著乾軍殺進南郡境內,南郡各城很快相繼投降。
十月十二,乾軍抵達江陵城,江陵城城內已只有幾百守軍,宋國南郡太守葉朗明企圖頑抗到底支撐到蕭思話派兵前來增援。
但這江陵城內并不是所有人都要與葉朗明一樣堅守下去,兩個軍中將領帶兵挾持了他,逼迫他下令舉城投降,葉朗明無奈之下只能下令投降。
隨著江陵城被乾軍攻占,朱貴又派兵四處出擊,幾乎是兵不血刃占據了南郡全境。
正在夷陵道、猇亭與乾軍對峙時間長達幾個月的蕭思話得知南郡遭到乾軍攻擊,大驚失色,如今南郡已經成為他這一支大軍在長江東岸的退路,一旦南郡被乾軍攻占,他這數萬人馬的右翼就隨時可以能遭到攻擊,甚至被斷了退路都未可知。
蕭思話得到報告之后,決定派出五千人前去增援,奈何才剛剛進入南郡境內就得知江陵城已被乾軍大將朱貴攻占,其他各城也相繼投降,在這樣的情況下,這五千宋軍不敢再繼續南下了。
得到南郡已盡數落入乾軍之手的蕭思話大驚失色,這可如何是好?
蕭思話緊急召集部將們商議,隨后決定趁著朱貴大軍剛剛攻占南郡,還沒有來得及渡江之前全軍大幅度后撤,退守巴陵,以洞庭湖和長江為天險阻擋乾軍繼續進攻,但如此一來,長江中上游以北地區就盡數落入乾國之手了,這個損失太大,也不知道朝廷得到是這樣一個結果會是一副什么樣的反應。
但此時蕭思話已經顧不了那么多了,如果不盡快向巴陵撤退,一旦乾軍朱貴部渡江揮師西進攻占江安一線,數萬宋軍的退路就可能被切斷,不但得不到糧食物資補給,而且在乾軍南北夾擊之下只怕有全軍覆沒之危。
數萬宋軍撤退得非常匆忙,為了加快行軍速度,蕭思話下令丟棄大量輜重,并且日夜行軍,終于在朱貴攻占江安一線之前退走。
在夷陵道也被的乾軍大將魯爽得到消息,立即派出一支兵馬追擊,并沿途收降各城池。
乾軍的速度很快,數萬宋軍被追得很狼狽,為了趕時間加快腳程,宋軍很多將士不得不甲胄頭盔都丟棄,只拿著兵器趕路。
終于在乾軍騎兵追上來之前,數萬宋軍在洞庭湖水師的接應之下撤到了巴陵。
長江在巴陵轉道,由南向東流去,西邊連接著八百里洞庭,蕭思話依靠長江、洞庭湖和水師戰船把乾軍擋在了北方,但卻丟失了沃野千里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