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這個世界武道無比盛行的原因吧。
到了這里,林克明顯感覺自己的輕功的速度都受到了非常大的限制,在這里他再想回到之前那樣隨心所欲的速度還真的是不容易,他光是去適應這樣的重力都花了不少的時間。
這次任務中的主角,也是真的霸道的沒邊。
蕭峰。
三位主角中,最悲情,但同時也是最強大的一位。
他的強大不僅僅是因為他的武功,更是因為他的豪邁的性格、快意恩仇、敢愛敢恨,為人處世都令人信服,他在金庸的筆下那就是一個英雄,一個真真正正的英雄。
很多人小的時候其實并不是很理解‘英雄’這個詞的含義是什么,而在看完了天龍八部的或者是電視劇之后,這個關于‘英雄’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蕭峰。
那,就是英雄,真正的英雄。
包括林克自己也是這么想的,但同時蕭峰也有一個極大的缺陷,他其實很容易沖動,而且在他的性格里其實也有暴戾的一面,雖然他的三觀很正,但是有的時候,他真的太沖動了。
蕭峰生在宋遼邊境相互敵視狼煙四起的戰爭年代,作為生在遼國長在宋國的契丹人,不管如何自處都不可避免陷入難以抉擇的矛盾境地。
這是客觀環境所致,大時代的民族矛盾與國恨家愁,他無法以一人之力去改變什么。
再看價值取向,蕭峰從小接受儒家傳統文化熏陶,精忠報國舍身取義是他的人生目標,然而由于身份認同產生分化,這個國和義產生了矛盾,他的靈魂只有在現實面前發生分裂,不管何去何從都是撕心裂肺的傷痛!
再看性格,嫉惡如仇,愛憎分明,打破沙鍋問到底,有仇必報,專一情長,單看起來或許不能算做缺點,倒是很大程度的難能可貴的優點,但是對于他苦苦追尋的真相來說只能是對他的悲劇命運推波助瀾了。
如果他沒那么執著于真相,也許就不會發現自己契丹人的身份。
如果他沒那么愛憎分明有仇必報,就不會錯手殺死阿朱。
蕭峰唯一的比較算是性格的缺點可能就是有些沖動魯莽了,蠻勁發作必須找到突破口,否則天神之怒血流成河,阿朱了解這點為保蕭峰周全獻出了自己的性命,如果他能很快忘記阿朱接受新人就不會余下的日子郁郁寡歡,不會最終挾持遼國皇帝之后天下無容身之所。
歸根結底,蕭峰的悲劇命運主要源自當時的時代背景。
遼宋邊界相互敵視戰爭年代國恨家仇是人們面對的主要困境,而作為生在遼國長在宋國的契丹人不管如何取舍都不可能實現兩全其美。同時他本身的嫉惡如仇黑白分明也促進了自身的悲劇發展。
如果他生在現代,血統色彩與名譽觀念淡化,他可以選擇任何一個他喜歡的國家作為祖國。如果遼宋沒有爭戰,就像大理國與大宋一樣和平相處也不會有蕭峰面臨的胡漢之間的仇恨了。
宿命為主,性格為輔。
最終導致了這一英雄注定的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