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好演員,看到一個不錯的劇本,里面又有非常適合自己的角色…
就好像你到會所,完事都離開了,然后瞥見了3號老師,恰好她是你夢寐以求的類型!
怎么辦?
一定要來一次!
否則,你會很難受…
這么說可能有點不太對,但意思大家都懂…
姜聞真的很喜歡《解救吾先生》,他喜歡華子那種桀驁的勁,除此之外,他更喜歡華子那種不講規矩瘋子形象!
劇本里,華子說的最多的一句臺詞‘你們是怎么抓到我的?’
包括被警察審訊,他的態度也是‘誰抓的我,我就跟誰聊!’
其實,單從演員形象來看,姜聞顯然長得著急了點,二十歲的年齡四十歲的臉。
馬未都那會去中戲找妹子玩,第一次看到姜聞,心里一陣暗諷:中戲還有長這樣的?
少年老成,聲線偏粗,兩耳外擴,濃郁的臺詞腔,作為演員而言,先天條件并不突出。
但他身上那股子桀驁、清高、倔強的性情確實像大院窯里燒出的特色鮮明的磚。
他接的戲大部分偏硬,身上柔和的部分似乎先天性營養不良…
不過,早期他愿意挑戰自己,挑戰自己塑造角色的弱環部分,例如陳惠義、溥儀、李蓮英,還有程蝶衣等角色——當然,程蝶衣沒能演成…
沒什么用,還是張一謀懂他,《紅高粱》,一部真正意義上具有姜聞辨識度的作品,骨子里的那種桀驁、孤高、生猛、野性的荷爾蒙因子得以充分地揮灑。
土匪余占鰲身上那股粗糲、匪氣、俠肝義膽被姜聞詮釋的有聲有色,基本上還原了莫言書里人物的樣子,也奠定了姜聞日后的表演風格。
呂瀟然找他,就是看重了他身上的那股子生猛勁!
他知道姜聞不愿意接重復的角色…
姜聞自己說過:不是錢的事兒,我覺著沒意思。
《解救吾先生》肯定是個好劇本,華子這個角色,他也感興趣…
問題來了,人家呂瀟然似乎不太愿意讓他更多的介入電影工作,只讓他演好屬于自己的角色…
那有什么勁?
那天回去后,他就把劇本扔進了劇本堆了,但是,始終放不下…
總覺這么好的角色被其他人演了,不甘心…
憋了兩月,呂瀟然始終不給他打電話!
那怎么辦?
打聽清楚他在東二環這邊拍戲,直接殺了過來…
……
到了酒店,看到一群人道別,姜聞有點懵,問:“你…你這是殺青了?”
“嗯,昨天吃了頓殺青酒,姜聞老師,您先坐,我讓服務員送壺茶!”
大概過了三分鐘,呂瀟然端了碗面條出現在姜聞的視線…
“不好意思,我還沒吃早飯…”
姜聞擺了擺手:“你吃你的,不用管我!”
呂瀟然拿起筷子,開始吃面…
姜聞看了看他,然后問:“我記得你這戲是上個月開機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