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謀子當年就是在柏林電影節憑借電影《紅高粱》一舉成名,算是柏林電影節的嫡系…
7號放映廳。
柏林影迷對電影的熱情明顯高于威尼斯——柏林電影節期間,參賽片的門票會賣出去30萬張,是威尼斯的兩三倍!
買票的隊伍一直排到了臺階下面。
當然,老謀子在歐羅巴的影響力不是蓋的。
呂瀟然領著一幫人進入場內…
嘖嘖,1500人大廳!
柏林對老謀子真的是禮遇!
再想想他在國內,被人罵成什么樣…
嘉賓已到了不少,都是有名有號的大咖。
柏林電影節主席科迪特親自陪著,老謀子憨笑連連。
克里斯蒂安·貝爾笑得也很開心…
呂瀟然他們幾個遠遠朝著老謀子揮了揮手,算打過招呼。
等了半響,觀眾便陸續進場,二十分鐘后,廳里居然爆滿,座無虛席。
……
《金陵十三釵》影評褒貶不一。
很正常,當年的《辛德勒名單》就被著名電影大師戈達爾認為‘嘩眾取寵’,更別說《金陵十三釵》了…
媒體評價充分表明了這幫人對中國歷史的無知——角色過于夸張,要么就特別好,要么就特別壞。
特別壞,形容的是侵華日軍…
你看,他們居然以為這是夸張!
是,我們沒有義務要求別人知道我們的歷史…
但是中國電影人,尤其是有知名度的中國電影人不應該執著于總拍那些作者性的電影,應該拍一兩部反映那段歷史的電影…
貝爾之所以接《金陵十三釵》,是因為他演過《太陽帝國》,知道這段歷史!
至于什么《好萊塢報道》說的‘只有最愚鈍的制片人才會在南京大屠殺這樣的災難中注入性的成份…’
你看看就行,別理他們,更別照搬,照這個理論,《辛德勒名單》也不應該拍攝!
‘只有最愚鈍的制片人才會在猶太大屠殺這樣的災難中注入性的成份!’
……
按照柏林電影節的慣例,放映越是靠前,就越沒戲。
《白日焰火》22號首映,影展已經接近尾聲…
發往國內的通稿,普通網友能看到的大概就是‘第62屆柏林電影節開幕紅毯,霍撕燕桃驚艷全場’還有‘范小宣火紅朋克裙亮相柏林秀紋身’…
不在現場,根本不懂這意味著什么——零下十幾度,穿的這么清涼!
女演員真的很拼!
呂瀟然坐在房間,聽著張進說的話。
到現在,兩天半的放映期,除了頭兩場之外,余下的場次場場爆滿,等待買票的觀眾在電影院門前排起長隊——就算買不到票,他們也不愿意離開!
呂瀟然真的有點疑惑…
《白日焰火》,全程華語對話、華語旁白,只在屏幕下方給出了德文翻譯——這樣一部電影對于絕大多數的普通德國觀眾而言,觀看起來的感覺,大概跟中國觀眾去看一部中文字幕的越南電影的感覺差不多。
難道德國人這么喜歡華語電影?
“你別看德國電影在全世界名聲不顯,他們的觀眾對文藝片的熱愛完全不輸給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