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瀟然在指揮現場。
陳祉兮窩在車里,身上蓋著毛毯,呂瀟然上車取暖,順便喝口水,她把毛毯遞給他,順便問:“導演,這也太夸張了,會不會被人說成神劇?”
“…我總不能真拍楊紫容打敗13個人的故事,那也太簡單了,要放大一點!”
真實的《智取威虎山》沒什么意思,座山雕一伙人總共才13人。
為什么要智取?
因為座山雕在威虎山一路上設了三道哨卡,當初要是派大部隊清剿,不論驚動了哪一道哨卡,土匪都能逃得無影無蹤。
楊紫容具體是怎么智取的?
他們每過一道哨卡,都有兩個土匪上前搭話,然后,把崗哨也一塊綁了,一同押上山。過了第三道哨卡不遠,就到了“座山雕”的老巢——一座被當地人稱做馬架房子的木棚。
楊紫容命令各自占據有利位置,槍口對準土匪。
棚子里一共7個土匪,其中一個白頭發、黑臉膛、長著一副鷹鉤鼻子、留著一把山羊胡子的瘦小老頭就是臭名遠揚的“座山雕”。
楊紫容命令戰士把“座山雕”和其他幾個土匪一起綁了,沒費一槍一彈,端了土匪的老窩,活捉了座山雕和土匪13人——這就是很多正史記載的‘智取威虎山’…
沒有固若金湯的堡壘,沒有機槍大炮坦克飛機,也沒有所謂的先遣圖,甚至連只雕也沒有…
你說按照這么拍,有意思嗎?
“首先從故事背景上來說,如果威虎寨山上的設施和條件需要203部隊“智取”,那么說明土匪肯定擁有火力與設施上的優勢。
軍火哪里來?歷史上,當地確實有日本人留下的武器工廠,也有土匪上千人。
這樣,我們嫁接一下,“座山雕用計拿下軍火庫,召集兵馬上千人,手握日本在東北留下來的飛機和坦克。”
所以203部隊打威虎寨,單靠三十幾個人的話幾乎是不可能的,只能“智取”!這樣故事架構就成立了!”
“因為有軍火,才能拍大場面嗎?”
“…你還真聰明,行了,我先下去了,你喊丫吖還有余楠上來取個暖吧!”
余楠飾演的青蓮,其實也是為座山雕服務——有愛情,座山雕更像一個正常的壞人!
至于為什么要有大場面——真的就是為了吸引觀眾!
呂瀟然壓根沒想過教育觀眾,這就是一部標準的商業化爆米花電影。
……
“你們注意下防凍,這地方太冷了…”
“放心吧,我們是專業的!”
劇組長期駐扎兩組醫務組,雪鄉適合取景,但這破地方下午五點就天黑了,只能人工打燈…
氣溫肯定是零下十幾度,否則,也沒法拍雪景!
拍戰爭戲分簡單拍法,還有復雜拍法,簡單拍法就是做樣子,后期全靠音效加剪輯,不需要大全景,復雜一點的,就是人很多,需要調度還有配合,更需要爆破。
呂瀟然沒拍過這種戲,不過,他對這東西很了解。
如何吸引人眼球,就得后期做足東西了,比方說炸彈爆炸的瞬間,每個人的臉色之類的…
反正,到了雪鄉之后的前三天都在處理調度還有少量的表演,然后第四天,丫吖實在憋不住來找呂瀟然了…
別誤會,不是找他充電,就是想問問為什么要找她演小白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