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諾蘭最大的爭議在于他的粉絲,一群自以為看過很多電影的人,過度吹捧諾蘭;
然后,另一波覺得不服的人,各種貶低諾蘭。
公平公正的說,諾蘭毫無疑問是一名有作者標簽的商業大導演。
這樣的大導演在這個時代很稀缺!
一部作品,既能保證強烈的個人風格,還能賣座——至少沒讓投資方虧錢,好萊塢有名的大導演,數來數去也就昆汀、大衛芬奇幾個人能做到。
說白了,這種IP泛濫的時代,玩自己的原創還能有一堆影迷,真的是鳳毛麟角。
斯皮爾伯格、雷德利·斯科特,最近已經時靈時不靈,前者稍微好點,后者連續虧損了《羅賓漢》、《法老與眾神》,連小李子加持的《謊言之軀》都虧了——全球沒到一億美元的票房;
卡梅隆周期太長,墨西哥三杰算是偏小眾題材。
更夸張一點,除了諾蘭他們幾個可以拿到上億美元的投資,玩一些原創大制作,市場上能看到的就剩千篇一律的超級英雄電影,還有《素雞》、《加勒比》系列,《變形金剛》系列。
天天吃爆米花,也不行啊!
某種程度,正是因為這些作者型導演的存在,讓我們的觀影口味不會完全同質化。
這是他對全球影迷的貢獻!
還有,諾蘭的科幻電影拍的確實很不錯,《盜夢空間》、《星際穿越》都算科幻電影史上頗重要的作品。
其實《致命魔術》某種程度也有科幻成分…
至于《星際穿越》…
咋一看神作,細一分析,為愛發電,科幻包裝下的家庭戲…
內核是西方式的:人類憑著自己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個比人類高等的東西,來提升或者拯救人類。
這個高等的東西是什么呢?
明白告訴你靠上帝,這就是宗教題材,如偷吃智慧果的《諾亞方舟》、《出埃及記》;
不告訴你靠誰,這就是科幻!
《星際穿越》,核心是憑著愛被救贖——外星人把爸爸關在高維空間里讓他給女兒發密碼拯救世界…而這個世界的拯救僅僅需要一個公式。
高等人就是這么安排的,電影就是這么拍的,如果不能還拍什么?
必須能,你就信愛就完事了,愛就能被救贖。
不愛怎么辦?
不愛就別看,滾!
這么說吧,說是穿越不如說是神的使者降臨。
所以,我們看《星際穿越》,繞不開的就是外星降神的突兀情節——不明白這個電影為什么能在豆瓣拿下9.3分…
但老外就不覺得處理有問題——上帝思想在文化作品的延續。
可我們不相信上帝啊!
……
《星際穿越》片長169分鐘,發行方派拉蒙覺得有必要先點映一下,要是沒打過《gravity》——《地心引力》,那就丟人了…
《地心引力》的北美票房好到出人意料:原創IP、導演名氣不大,上映后居然連續霸占了二十天的單日票房冠軍!
當然,現在的工作日單日票房已經跌破15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