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給《人間觀察》打好基礎,千原凜人沒有半點藏著掖著的想法,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僅大型白板就寫了滿滿六大塊,草圖畫了幾十張,要求列了一百多個,而輔助創作團隊看著這些東西,心悅誠服,就算原本有點小心思也直接丟到了一邊——太細了,不愧是高層專門請回來的家伙,確實有兩把刷子,人能想到的東西他都想到了,不服不行。
為了趕時間,千原凜人也沒客氣,直接提出了一系列的腦洞構想:
“第一次去見女朋友的父母,女朋友的老爹是極道大佬該怎么辦?”
“女兒帶回來的男友是個老頭,老爸該不該祝福?”
“家里突然出現了一個只有自己能看到的小女孩,男主人會有什么反應?”
“丈夫因當擔保人,意外欠下了巨款,妻子會不會發火?”
“媽媽和妻子做的同一道料理,吃了會說誰做的好吃?”
“……”
包括之前給村上伊織講過的那幾個系列,千原凜人提出的節目構想足夠拍二十集了,然后由著輔助創作團隊討論細節、可行性,優中選優,設計臺本,而且千原凜人還吸取了后世經驗,對版面規劃、配圖配音配色都有相應設計,特別是“小窗口嘉賓即時反應”更是做出了嚴格要求。
“小窗口嘉賓即時反應”在行內也叫做“Wipe演出”——因為是假的,所以叫演出,嘉賓們的表情都是單錄的,往往拍演播室內鏡頭時,正兒八經的綜藝內容還沒拍出來呢,基本上就是嘉賓看著臺本按工作人員的要求一起笑,一起驚訝。
這個算是曰本綜藝的特色,也算是種惡習。
一般情況下,隨著綜藝主體內容的播放,正常畫面上會再開個小窗口,把嘉賓的“Wipe演出”放進去增加趣味性和互動性,而這種形勢做好了有奇效,做不好會讓觀眾非常反感——我們到底是來看什么的?四個小窗口一開,正經的節目都擋去一小半了,我們是專門來看這些人哈哈大笑的嗎?
但節目組有時也是沒辦法的,你請這些嘉賓來,人家除了片酬也是有其它要求的,最主要的就是尋求曝光率,往往合約里都要求了每集自己至少要露臉多少秒,所以節目組就得想辦法讓這些人能輪流出鏡,結果經常弄過了火,形成了綜藝節目中的一大毒瘤。
不是說沒必要,是少了有趣,多了討人厭。
千原凜人很防備這一點,這是后世觀眾普查超過80%的巨大厭惡點,提前打好了招呼,讓輔助創作團隊多注意,特別是讓村上伊織找主持人、固定嘉賓時要格外注意合約要求,寧可多掏點錢也別一不小心讓自家節目也開了四個“天窗”——最多兩個,還不能是持續性的,正常保持一個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