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原凜人看了幾眼,忍不住啞然失笑,覺得這些人真是想多了。一部電視劇就算引起了社會上一部分人的強烈共鳴,但也不至于夸張到這個地步,目前這些社畜們只是借著這部劇吐一吐心中那股怨氣,將來為了生活,肯定還是要老老實實做人的,這一點不會有任何改變。
曰本的民族性還是很有趣的,戰國時代收農稅收到七成甚至九成,都沒引發全國性的大造反,也算是世界奇跡之一了,到了現代也不會有多大改變。
隨后他就直接翻到了家庭娛樂版,這里就是針對電視劇本身的評論了,不少人在分析《半澤直樹》為什么能取得這樣的好成績,大放馬后炮。
有人認為這部劇之所以取得大成功,主要是切中了“職場煩惱”這一點;
有人則認為這部劇之所以取得大成功,主要是一種對市場需求的嚴密分析,選中了冷僻的銀行職場題材,在一開始就吸引住了觀眾的好奇心;
還有人認為《半澤直樹》的成功是基于一種電視劇拍攝理念的更新,以前曰本拍劇,更推崇悲劇的價值,人物在大環境下受挫才更能體現現實的無奈,引發觀眾對世界、對社會、對人本身的思考,這樣才可以有一定的教育意義。
而《半澤直樹》恰恰相反,劇情只求基本符合邏輯,人物真不真實不在考慮范圍內,怎么能讓上司更可惡一點,怎么能讓主角更聰明一點才是重中之重,最好能讓敵我雙方站在一起,劍拔弩張,吵架斗狠,惡言相向到一方按著另一方的腦袋逼迫對方下跪才能戳中觀眾們的G點,為劇中人物拼命鼓掌叫好,直接浸淫在這樣虛構的荒謬的故事中,暫時忘記自己原來是最苦逼的那一個。
千原凜人看完了,覺得最后一個人說得有道理,但明白這個道理歸明白這個道理,能不能做到才是根本問題。
后面還有很多夸獎他的內容,認為他不愧是“鬼才編劇”,果然可以創造奇跡,還有不少劇評人表示早就看好他了,對他現在一鳴驚人很是欣慰。
千原凜人研究了一會兒,發現“早就看好他”的這些劇評家他一個沒印象……
而因為他的成功,東京放送TEB又遭了池魚之殃,被一些人又挖出舊事好好嘲笑了一通——東京放送TEB這季開季時是放了話的,要在本季找回顏面,大制作兩部,一部推理劇一部職業劇,雖然確實收視率不錯,反響也可以,但這看和誰比。
比如說《仁心仁醫》放在以前,可以說是一部質量相當不錯的劇,但和《半澤直樹》這種現象級作品比起來,從劇本、拍攝到演員演技,全方面被完爆,反而成了花了大錢的小陪襯,看起來格外傻。
粟田勛拒絕出演“半澤直樹”的消息也不知道被誰傳了出來,雖然肯定不了,但這不妨礙有人說說怪話,而更多的人是開始拿他和菅野信進行對比,好一點的就說兩人旗鼓相當,都是好演員,真是演藝圈的幸運,惡心一點的就說幸好粟田勛沒演“半澤直樹”,菅野信在各方面都勝他一籌,讓《半澤直樹》這部劇更加完美了。
千原凜人看了一會兒報紙上的評論,感覺心情更好了,畢竟人都有虛榮心的,聽好話當然開心了,然后就把報紙隨手一丟,盡顯生活上的不良惡習,靠在椅背上滿意的看著辦公室里的新家俱——榮譽櫥柜。
下面是柜,上面是三層櫥,玻璃拉門,村上伊織花大價錢剛剛定制出來的,漆皮閃閃發光,但里面目前還空無一物,只等著放獎章和獎杯進去了。
以后,要填滿它,從繁星賞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