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的一路上,陸珵先是服了一些丹藥,壓制住了火毒。后期再慢慢以真氣消融。其他的都只是血肉之傷,將養些時日就可以恢復了。
故而就開始揣摩著這篇服氣法的經意,同時也不禁回憶剛才那一幕,楊琇瑩,未曾想對方是個女子。而且的她的話并未說錯,自己根本無力將余元機的尸身帶回,且即使得了典籍還給宗門,也不能獲得大功,那第挑選一門奇門異術的獎勵,恐怕是水中月鏡中花。自己之前確實是被沖昏了頭腦。
話又說回來,若不是楊琇瑩出言相助,喻百泉那一關就會死。雖是給對方造成了點小波折,但與大局卻無礙。而喻百泉,只是跟其短暫交手后,通過氣機接觸,考慮到對方那般熟練地駕馭法器,怕是已覺醒神魂抵達‘靈動’之境。能夠應付那群圍追堵截之人就已是不易,如待他手持法器再來一記,今天就得交代在這里。而馬姓師兄,就那瞬間露出的崢嶸,以自己的見識,已不可窺測。
此方世界修行,以服氣、通脈、靈動、感應,合稱“先天四境”。是修道的第一個大境界。
先天即逆返先天,以致天人合一的過程。而服氣就是積精累氣,煉精化氣的層次,通過各種方式吸納天地精炁,強健筋骨皮膜,叫做服氣。而陸珵就是處于這一階段,
通脈者,即是以精純的真氣累積在體內,循大小周天,依次打通周身十二正經、奇經八脈,連通三百六十竅穴八萬四千毛孔,大成之后可協理腑臟竅穴經脈血管,把握周身變化,還可將每一分力發揮到極致,境入微毫,感知被放大十倍不止,于真氣操控方面也妙到毫巔。通脈后壽元大漲,可享壽一百五十。
而靈動是指打通經脈后,借觀想法門,溝通現世與精神之橋梁,將內氣轉換為滋養靈魂的精華,精神層面開始越動升華,識我’也就是神魂覺醒,并漸漸探尋那道超脫之始的“命門”,然后受道則加持,醍醐灌頂,一舉推開“命門”,神魂化出“靈識”可透體而出。這一過程也就被稱之為靈動,又被稱之為煉己、內煉。
最后一層感應,是指神魂壯大到一定程度,借靈識與外界天地發生交互感應,從而能夠把握住冥冥中那一點真性,體驗天心變化,對于還未發生的事情隱有所知:比如何時有云、何時有雨、何時起風,何時落雪,更能對縹緲不可測的玄機略諳于心,災劫、機遇、善惡是非,心中便能提前一步生出兆頭來。當然這也是純無干擾的理論狀態。
而先天大成后,再往上的一層境界,便脫離了凡俗藩籬,進入了真正修士的圈子,也就是馬姓師兄他們所處的位置。當然修士中也有上下強弱之分:
道基、合藥、還丹、脫劫、真仙。
再加上第一階的先天,就是修行的六大境界。每個境界中也有小的關卡區別,但每上一個層次,都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詳細的情況陸珵還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