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午后,熟悉的開場白后,方云華再次答應教授陸珵,等陸珵下場演練劍法時,進入那種入微的心境,對于往時一些疑難晦澀的地方霍然開朗,身體在其意念下可以做出各種不可思議的動作,所以劍法揮灑開來,更加自然舒展,貼近神韻。引得方云華也在旁不斷點頭,心中自語:
“此子基礎牢靠,天賦極佳,是塊可堪雕琢的璞玉。今年才十六吧,就已通脈入微,不知是那位長老的親眷?”
臉上再無勉強神色,畢竟教授個天才更讓人心生愉悅。
方云華也不在藏私,叫過陸珵,便開始教授些“真功夫”:
首先是“化繁為簡”。感前人劍法之髓,受其神韻。
其次“合德天地”。運合天地之勢,勁力周流無始無終,感而遂通,剛柔變化皆出自然。正是歸性養勢之法。
其三“超拔意志”。溯本源之特性,以劍載志,勢脫藩籬,超拔出塵。
這是劍修筑基之法,真正的劍道真傳!
到這時,陸珵才覺前路一片光明,這與那些書籍所載的功法劍譜等有所不同,那些除了開篇劍形外,往后都是各種晦澀玄奧,故弄玄虛。全是大道理,雖然真,但卻不實。而方云華所傳就如教授了“解題方式”一般,能夠讓你借助這種方式規律,來入手學習書本上所記載的高深內容。也就到了這一刻,陸珵才算劍道入門。
等凝練劍意之后的境界,那屬劍修內部的傳承精華,輕易不得授。但還是心癢,然而自己與方云華只是簡單的‘交易’關系,又不是他的衣缽弟子,果然得隴望蜀,人之常情。
而后許多天,陸珵并未在每日前往方云華處,因這次所獲甚多,夠消化很長時間了。
通脈大成后,還有個小關卡正是‘氣液變化’,但不列入先天境界層次中。顧名思義:氣化為液,是真氣蓄積到極限,量變產生質變的過程,人的經脈寬闊程度不可能無休止的增長,故而為儲存更多的元氣,就只有讓真氣性質發生變化,升華為更高級的能量,就是真元。前文也說過,真元產生的基礎前提就是必須通脈大成。但因各人緣法不同、真氣深厚程度也不一致。這一步最先可于通脈后完成,但那些都是從小就有名師指導,丹藥資源供應不絕的高門大閥子弟。億萬人中的一小撮,大多數人都是長年累月煉化元氣默默積蓄,一直到感應的層次才完成這一步。
陸珵每日功課就是晝夜日月之華最盛時服氣,其余時間就用來練習劍法,化繁為簡,體驗各家劍法精髓。
第二百次月中十五
“你準備好了嗎?小子,我看你面嫩的緊,給你一次機會,現在退出去,我只要你一千功。”
這是在生死臺上,陸珵終于踏入試探“時間循環”最關鍵一步。他選擇了死擂,兩人生死對決,以一方完全失去生命跡象才止。果然不出所料,他被殺死后,第二日仍舊完好無損的回到草廬房間之內。
從陸珵得知自己有‘不死’之身后,就完全放棄了那他現在看起來猶如“過家家”的比試。選擇真正生死對決。所以死了幾十次次后,陸珵的劍法當中的狠辣已被點滿,開始不折手段,招招都是直奔要害,以傷換傷,甚至同歸于盡。從而讓他使劍之中多了一絲陰柔詭譎的味道,失了明光。這一點也被方云華有次點了出來。并給予他建議,讓他與劍器同吃同睡,將其視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讓器帶有‘我’的這樣一個概念,這樣才能走出正道。
陸珵依言嘗試過幾次,成效不大。這一次對面那是一個身高八尺的的壯漢,儀表雄偉,氣宇不凡。通過少許察言觀色,覺的對方是個爽利人物。
互相通名時,那人報了姓名:姓賀名相宜,內門弟子,修道至今已有三十載,先天巔峰感應層次,見陸珵比之自己低了兩個境界,主動提醒讓對手退出。
“多謝好意,但我還是選擇一戰,師兄請了。”
陸珵這次心中無所畏懼,淡淡的說完,已拔出長劍。
賀相宜有些不爽,今天興致來了,到生死臺中本想找個勁敵將其打死,通達下念頭。未曾想來了個外門的,看樣子是來尋死,頓時提不起興致,嚷嚷道讓那小子放棄,但對方還不領情,氣惱間,一拳帶了七分勁道轟了過去。
這一拳正是“大威伏魔拳”所載的上乘拳法,走的光明正大的路子,已屬‘異術’的等階。
其勢既不會太過兇霸,又不會偏轉陰柔,若用一個詞來形容,只有沛莫能御。而他天生便帶有一身龍象巨力,未入道前,以橫聯功夫打下基礎,進入遇真觀中得遇名師,據其所長,為他搭配了一套最適宜的功法和武器,但對付陸珵這種“小輩”,他還不屑于動兵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