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覺在村子里住著,三天兩頭到戴夫堡周圍搜尋、打探。
轉眼間,又是一個月過去了,依然沒找到瑞秋、喬納森他們那伙人的線索。
空閑時間,祝覺就向杰文斯傳授武功。
鐵匠照著祝覺的雙劍又給杰文斯打了一對。
祝覺每天都帶著他練習體術、劍術、冥想。
幾天下來,又有其他孩子想拜師學藝。
祝覺就選拔一番,選了十來個,十二三歲到十五六歲之間的少男少女。
每天帶著他們操練。
靈隱村本身有著非常雄厚的糧食儲備。
再加上周邊的田地一直在耕種著。
全村的人基本衣食無憂了。
時不時還會接濟一下路過的難民。
不過,村子不收留難民。
頂多給點水給點吃的。
每次看到他們,祝覺也會過來寒暄一番。
打聽一下外面的情況。
這天傍晚,一個三十多歲的女人帶著個七八歲的孩子路過村子。
村民們拿出水和食物招待他們。
祝覺也湊過來搭訕一番。
“大姐,您慢點吃,別噎著。”
“呵呵,三天沒吃東西了。”
“您這是從哪過來?”
“我是從西邊大溪地過來的。”
“大溪地不是挺好的嗎?”
“唉,也被喪尸占領了。”
祝覺突然想起戴夫堡離大溪地不遠。
從戴夫堡逃出的人也有可能逃往那個方向。
“您在大溪地有沒有碰到過戴夫堡的人?”
那女人想了想:“好像有幾個。”
“有個女人叫瑞秋,帶著三個小孩兒……”
女人皺著眉頭極力想著。
這時,杰文斯走過來,又提醒幾句。
“瑞秋阿姨有一米六五的個子,藍眼睛,棕色頭發……”
女人旁邊的小孩兒倒先想起來了:“我知道!我知道!瑞秋阿姨有英倫口音,身邊還有兩個小孩兒。”
杰文斯在一旁使勁兒點頭:“是啊,是啊,就是她!”
祝覺大喜,一把扶住小男孩兒的肩膀:“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謝爾蓋!”
“嗯,謝爾蓋,你跟叔叔說說看,瑞秋阿姨怎么樣了?”
“嗯,那個,再給我一塊兒面包!”
謝爾蓋有些害羞地說。
“給,給你一大塊兒。”
還沒等小男孩兒回答,那女人也想起來了:“我想起來了,瑞秋這會兒也不在大溪地了。”
“她到哪去了?”
“前兩天,她和一伙人往東邊秋林谷地那邊去了。”
“那邊是什么情況?”
“聽說秋林谷地那邊修了一堵高墻,可以阻擋喪尸,很多人都投奔那邊去了。我們這不也正打算去呢。”
祝覺說:“天馬上就要黑了,你們孤兒寡母的在外面趕路不太安全啊。”
“可是……”
在這個兵荒馬亂的年代里,村子給路過的人提供水和食物已經仁至義盡了。
但還堅守一個底線,就是不收留外來者。
不過,有祝覺在,牧師總得給點面子。
沒等祝覺張嘴,牧師就說:“留下來吧,住一晚上再走。”
祝覺也點頭說:“嗯,住一晚,明天我陪你們倆一起上路。”
“啊?”這回輪到牧師懵逼了,“老祝你要走啊?”
祝覺點點頭:“不早都說了嗎?我到這里是來找人的,現在有線索了,就該走咯。”
牧師忍不住嘆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