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儲物空間開啟,這些都不再是問題。
坐了一會兒,石來拿起手機撥了個號碼,嘟嘟嘟幾聲接通:“劉叔,我考慮好了,茶館我接手...嗯,對...就后天吧,后天過戶你看怎么樣?好的...好的,那就這樣。”
掛掉手機,石來看著小本子上寫著的‘考慮完全接手茶館’的事,不禁輕輕吐了一口氣。
石來十七歲上完高中,因為唯一的親人祖父去世,以至于沒能上大學。本來打算去沿海打工,因為班主任的幾句話,他去參軍,順利通過之后在軍隊里呆了四年,最后因為一些事退伍。
回到家鄉,已經是‘兒童相見不相識’,幾年不見,家鄉的變化太大,幾乎都快認不出來了。
鄉下的老屋早已朽敗,房頂都塌了,村子里全都是老弱婦孺,年輕力壯的都在外面掙錢,一眼冷清。
人總得有點事做,石來也需要一個糊口的營生,但他不想出去打工,于是拿著退伍的錢準備做點事。
在部隊上他學了一些技能,比如開車。可想來想去覺得沒意思,跑貨運無聊又乏味,掙的也是辛苦錢。
后來他看上了鎮上的一個老茶館,正好茶館要出租,他就找到業主老劉,打算租下來自己開。
租了大概半年時間,老劉忽然來告訴他,說是要移民去澳洲他兒女家,要賣掉茶館,問石來愿不愿意接手。
也就在那個時候,石來得到了屬于自己的機緣。
而所謂的‘那個時候’,在這里,實際上就是三天前而已。老劉給石來五天的考慮時間,如果石來不愿意接手,老劉愿意賠償一些違約金結束租賃,如果石來愿意接手,老劉就干脆一股腦兒扔給他。
老劉的這間茶館面積不小,單單大堂就有兩百個平方,兩層樓,外加一個面積三百平左右的后院。
這是間老字號的茶館,至少有五十年的歷史。老劉祖父那一輩就有了。是鎮上唯一一間堅持到現在不轉型還不虧損的茶館——老劉手中。
在祖國的大西南,這樣的小鎮多不勝數,小鎮上的茶館更是多不勝數。不過到近些年,很多茶館不是倒閉就是轉型,倒閉的不說,轉型的改成了現代化的棋牌麻將館,唯有老劉這間茶館,還是幾十年一如既往的風采。
老劉年紀大了,精力不濟,加上唯一的女兒又在國外安家,這才有把茶館租出去的打算。不過他要求茶館租出去還是茶館,不能改成其網吧、棋牌館什么的,所以一直以來沒有找到合適的人。于是落到石來手上。
石來就是看上了老茶館的這種風格,才拼著虧本也要租下來。老劉不虧本是因為房子是他自己的,石來虧本是因為要交房租。
如今老劉要轉手賣掉,如果買下來,這房子就是自己的,不需要交租金。所以石來一開始就動心了。
老劉開價三百萬,按說這么大面積,如果在縣城的話三百萬少了,如果是在錦官城,別說三百萬,只要位置不差,三千萬也不是事。
加上茶館并不在主街,而是在老街,因此問的人多,買的則沒有。
對大多數的買家來說,買下這間茶館,要的是地基,而不是古拙的茶樓。買下之后還得拆,拆了重建。畢竟茶樓雖然不虧錢,但也不怎么賺錢,不是所有人都是石來。
所以三百萬還是高了,何況老劉要的是現金,一次**付。
石來本來是拿不出三百萬的。不過機緣所至,從岷江城世界帶回來的東西,無論是那件紅珊瑚雕件還是兩塊海碗大小的玉玨,隨便拿一樣出來應該都抵得上三百萬。
這三樣東西是國君賜爵的時候一并賜下的,不是平常貨色。
石來打算今天就去錦官城一趟,將紅珊瑚雕件或者兩塊玉玨變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