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嗚~”火車的汽笛開始長鳴,機車開始緩緩啟動,內燃機開始帶動發電機,產生的電能開始為火車提供強大的動力。
“咚咚哐!”
“咚咚哐!”
“咚咚哐!”
機車開始加速,這次他們是實驗火車性能,火車跑在一條兩公里長短的環形跑道,紅石城的科學研究者需要通過火車行駛實驗收集數據,然后為下一步火車量產做準備。
“速度檢測開始!”
“時速50公里,正常!”
“時速60公里,正常!”
“時速70公里,正常!”
“時速80公里,正常!”
“時速90公里,機車狀態開始不穩!”
“車輪壓力檢測開始!”
……
火車一圈圈地跑著,一大群工程師不斷地收集數據,這些數據將會直接影響火車的最終定型。
拿生鐵來做軌道,自然是方浩提出來的,不過,部落的人有別的想法,生鐵會生銹,但是如果讓修煉者煉制鐵軌則不會,而且會更加耐用。
不過煉制的鐵軌雖然好,但是成本太大,關鍵是無法大批量生產,因為洪荒的龐大面積,煉制鐵軌有點異想天開。
所以紅石城最終還是決定利用生鐵建立鐵路,因為鐵軌超高的硬度,火車在上面移動產生的阻力很小,比火車的輪子也是鐵制的,推起當當直響,運送貨物非常省勁。
但是,鐵路也存在地面承重問題,火車以何種速度行駛,能裝多少的東西,耗能多大都需要一一測試。
如果火車裝貨多了,會把鐵軌壓到了地面,會導致火車翻車,所以必須解決地面的承受力問題,同時要考慮鐵軌的長度問題。
火車很重,需要把這個重量分散到枕木上,再由枕木分散到道床上,道床所受的力再均勻地分散到路基上,這個力量就變得小了許多,經過這樣的傳遞過程,接觸面積逐漸增大,單位面積的壓力就相應降低,路基就不會被壓壞了。
眾所周知,電力是最好控制的能源,所以紅石城采用了內燃機控制電力的發動機的方式設計火車頭,這樣火車可以安裝幾十個電動機,可以減少鐵軌的損耗,而且可以通過控制電壓控制火車行駛速度。
火車的耗能是非常大的,要使它跑得快,運載量大,就得提高電力機車供電系統的電壓和功率,因而需要使用高壓輸電線和變電裝置。
為了提高火車的功率,紅石城采用了架空接觸導線供電系統,也就是將電力機車電線放進車頂空中,如同在車頂上裝著一條長辮子。
這種機車需要自身攜帶電源,由內燃機推動發電機,然后結合電源供電,結構比較復雜,但是部落的工程師都是擁有幾百年工作經驗的人才,自然可以克服這個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