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半導體實驗室中的實驗人員開始組裝計算機,陸續接上顯示屏,鍵盤,風扇,電源等等,方浩看著這個簡陋計算機,心中滿是激動。
很快,計算機啟動成功,只見顯示屏出現了幾個簡單的字符。
這些顯示的軟件都是眾人設計的,采用的語言自然是漢語,不過英文字符還是用在了打字上面,畢竟26個字母做輸入還是很方便的,至于底層語言和指令還是用漢字。
實驗室研究員開始給大家演示數學計算,演示加減乘除,結果非常成功。
“成功了!”
“真的太好了!”
“太好了!”
“啪!啪!啪!啪!”現場頓時想起了熱烈的掌聲。
“好!太好了!”方浩也很激動,看著這個結果大感欣慰,幾百年了,他帶領眾人磕磕拌拌地走了過來,終于進入了計算機時代。
“謝謝大家的努力,大家做的非常好,你們有的人恐怕還不知道我們的這個計算機發明代表了什么,我要說的是非常的有意義,代表著我們馬上就可以將計算機普及出去,利用計算機來交流,利用計算機控制機械運行,如果發展到高端水平,我們甚至可惜利用它控制整個世界。”方浩興奮地說道。
“好!”眾人不由歡呼。
從晶體管計算機發展到半導體集成電路計算機,這是一步巨大的跨越,
在地球上,從1946年12月在貝爾實驗室發現半導體,到1971年,英特爾公司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款微處理器4004,無數科學家耗費了一生的青春,了25年時間才將第一顆芯片制造出來,然后在1974年才將個人計算機制造出來,1978年,個人計算機才傳入中國,也就是說,接近四十年時間人類才從無到有將計算機發展出來。
可是在這個洪荒世界,方浩帶領很少的人,花費了十幾年時間就將個人計算機制造出來,可見科技進步的速度也是非常可怕的。
個人計算機制造了出來,代表如今的科技障礙已經不在半導體方面,而是在半導體工藝方面,也就是在機械和化學領域。
只有機械和化學領域發展起來了,集成電路工藝所需的工藝才能發展起來。
英特爾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曾經說過,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這一定律揭示了信息技術進步的速度。
洪荒大地不同于現代社會的地球,會不會也遵守這個定律呢?方浩很期待一個科技大爆炸的神奇時代產生,而不是像之前的自己那樣生拉硬踹促進科技的發展。
“為了慶祝這次偉大的進步,我將會請大家到輝煌大酒店就餐,慶祝這次勝利!”方浩對著眾人說道。
“好!”眾人開始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