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安全,剩下的機井在李杰的建議下不在進行檢查,一行三人騎上自行車快速的返回村里。
不出意料,群鳥聚集的消息在村里引起一片軒然大波。李杰和李金鳳沒有參與村民們的討論,光是討論是不可能有任何的解決辦法的,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得靠實際行動。
驅鳥的辦法,不負重望的出現在李杰兩人的肩膀上,兩人在村子里屬于神化的人物了,有事找他們肯定沒錯。光是讓村民們重新擁有了穩定的電力供應,就足以讓村民們頂禮膜拜了。
“主流的辦法中,聲波驅鳥是最適合我們的辦法!”查了半天資料會,兩人決定開會,李金鳳首先說出它的意見,“其它的辦法對我們來講并不合適,比如藥物,專用槍,這些辦法實現起來會更加的麻煩。”
李金鳳的意見,李杰很是認同。對于他們來講制造合適的聲波發生器,確實是最簡單有效,也最容易實現。
農村里也有驅鳥的土辦法,比如弄個假人啊,弄個風車什么的。這些辦法在末日前應該能起到一些作用,現在卻不好說了,麻雀的體型都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很難說以前的假人還會對它們起到威懾的作用。
“我比較好奇的是,你為什么把驅鳥類的資料也收集起來?”翻看李杰在末日前準備的資料當中,李金鳳發現了關于機場驅趕鳥類的資料,頓時讓她驚為天人。
“呵呵,當時想著末日出現鳥類變異的話,有資料參考的話找出應對的辦法會容易的多,所以就收集了一些。”李杰不光收集驅鳥的資料,除了大百科全書外,各種各樣的資料他都收集了,包括土化肥的制造辦法都有。
幸虧李杰的多想,要不然他們想要找出驅鳥的辦法,可能會花費更長的時間。
聲波驅鳥中最為重要的電力李杰已經重新供應,李杰要做的就是研究出聲波激發裝置,這對于李杰來講,研究的難度并不大。
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科學界早就有了許多成熟的方案,李杰和李金鳳所要做的,就是在這些方案里選一個適合的。
聲波驅鳥器李杰兩人用時兩天就研究出來了,用的也是輕易可以生產出來的部件,最為關鍵的核心部件需要實驗室生產,不過實驗室的產量也很可觀,數量上有保證。
村長很快就登門了。
“李杰,這幾天聚集的鳥群越來越多,你說的方法弄出來嗎?”一進門,村長就直奔主播,一點客套話也不講。
李杰理解村長的焦急心情,耽擱一天農時,就有可能造成糧食減產甚至可能絕收,糧食不能保證,村里的穩定怎么維持?
“好了,我們已經制造出二十門聲波驅鳥器,沿著機井房一線布設就行。”李杰的眼睛中布滿血絲,兩天的時間造出二十門聲波驅鳥器,李杰兩人絕對是暴肝了。
村長聞言大喜,隨手一揮就來了十來位村民,就要指揮著他們把李杰造的驅鳥器帶走安裝起來。
“黃叔,你等下啊,不要著急,你起碼要等我教會他們怎么用才搬走啊!”李杰攔住性急的村長,雖然造出來的驅鳥器不復雜,但不是沒用的人上手就可以使用的。
“來不急了,邊安裝邊培訓吧!”村長卻一刻也不愿等了,李杰兩人在實驗室研究驅鳥器,他每天都要到田間地頭巡視,情況是一天比一天嚴重,群鳥有襲擊人的傾向了。
村長的學歷雖然不高,但他也可以看出來,這是群鳥在試探,試探著人類的危險底限。學術上講這是獲得力量后群鳥在找自身在食物鏈中的定位。
如果人類不采取堅定的措施,以后鳥群襲擊人類的事件絕對會發生。
拗不過村長,李杰和李金鳳兩人只能跟著村長,指導村民們安裝和使用驅鳥器。
感謝國家的農村水利工程,讓李杰不用為線路感到煩惱,從機井房里把電線接出來,安裝好聲波驅鳥,并指導村民們怎么使用后,村民們就自行去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