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方向,有了詳細的方案,被命名為驅鳥器生產廠的原加工廠,幾乎是一天三個樣的發生變化。
李杰實驗室的那臺臨時發電機用的是源晶,加工廠每使用一天都讓他心痛的無法呼吸!源晶是那么好制造的?到目前為止,李杰也只再造出一根來。
不要看源晶是李杰造出來的,可是其中的工作原理連他并沒有全部研究清楚,很多時候他都是照貓畫虎一般的把電符投影添加到源晶當中。
為了不使加工廠的電力供應出現問題,李杰和李金鳳兩人給加工廠造的發電機,配備了一套風機陣列,風機的高度達六十米,呈三角形布設。加上配件,造這臺發電機李杰用了整整一個月的時間,而且是全天無休才得以成功。
借此便利,李杰也給村里的發電機使用的風機進行了升級,同樣把風機換成了風機陣列,這樣即使風力微小,也可以滿足發電的需求。
六十米長的風機之所以能被加工出來的原因,是李杰沒有在隱藏自己也會重力控制的能力,他和金鳳兩人合作擴大了加工區域,增強了控制能力,加上輔助設備,才能把高達六十米,底部直徑五米的風機制造出來。
這次新發電機的制造,也是李杰的一個嘗試,增加裝機容量,結果還不錯新發電機不要供應加工廠了,就算是再增加三倍的用電量,它也可以滿足需要。
唯一讓縣里不滿的地方在于,發電機沒有增加其它能源接口,比如使用柴油來驅動發電機,縣里怎么說也有石油儲備的,比起風力發電,石油發電更加讓人信賴。李杰沒有增加石油發電接口的主要原因沒有那個精力和時間。
把發電機交付給縣里并成功發電后,李杰拉著臨時發電機就回到了白衛莊,一個月的使用讓源晶縮水一大半,把李杰心痛的要死,于是他把心痛化為研究的力量,立馬開始太陽能發電的研究。
而這個時候,整個縣里的主要產糧區域都已經使用上了驅鳥器,就連臨近的縣市,也聞訊而來,大批量采購驅鳥器。
村長特意紅光滿面的來到實驗室顯擺了一次,說更上一級的部門已經得到驅鳥器的存在,有計劃讓縣里派人到各地指導新驅鳥器加工廠的生產。
這些與李杰已經沒關系了,糧食生產是大事,相信有李杰上交的驅鳥器生產辦法,官方有的物力與人力來推廣驅鳥器。
“研究開始之前,我們有必要進行一次討論,這樣有利于我們認識到光電效應出現問題的根本原因,從而找到克服問題的辦法實現太陽能發電。”李杰為實驗室專門設置面積三十來平方的小會室議,里面就李杰和李金鳳兩人對面而坐。
研究前進行討論是李杰提議的,要是按李金鳳的意思來說,開什么會呢,我就是一下打下手的,跟著你開干就是了。
李杰的意見卻不同,一人計短,研究之前交流下意見是非常重要的。李杰可以保證他研究的方向就是正確的嗎?悶頭研究最后卻發現方向是錯誤的,那就太浪費了。
浪費時間還好說,但是材料卻會浪費的讓人心痛。幾次大的項目下來,李杰儲備下來的材料已經消耗的差不多了,上次丁茹是帶來不少的原料,減去她帶走的東西,折算下來李杰并沒有得到多少的儲備。
好在用驅鳥器的生產靠上了縣里,要不然李杰也不會開啟光電效應研究這個大項目,完善新發電機多簡單啊,還不用耗太多的材料。
“我查過資料了,太陽能發電的原理是光電效應,由半導體級別的硅摻雜其它微量物質形成PN結,吸收太陽能轉化為電能,但主流的光伏電池轉化效都不高,理論上的轉化率才30%左右,實際上只有百分之十幾。
更加詳細的原理我沒有深入的了解,你呢?你對光電效應失效的原因有什么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