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研究也不是急于一時的事情,我們還是先把光伏電池的性能測試了吧,已經放了三天了,今天的天氣不錯,比較適合我們進行測試。”李杰對于李金鳳的心思,有一定的了解,安慰她?李杰是不會的,實驗室現在已經出的成果雖然少,但那一個不是非常重要的?
光伏電池重要性下降了,我們下一個研究項目加砝碼不就是了。
李金鳳聞言一笑,知道自己著相了,于是她點了點頭:“先抓住手上的東西才是最重要的,我們測試光伏電池吧!
用于測試的光伏電池,太陽能板是標準的一平方米,這樣測出來的數據計算起來比較容易。
16塊太陽能電池板固定在基板上,高透的特制玻璃把他們與空氣隔絕起來。這種高透的玻璃也不簡單,它具有透鏡的作用,可以把陽光聚集起來,提高陽光的使用效率。
地球表面上一平方米的面積,太陽光直射在上面,所能接收的最大能量,約為每平方米1325W~1457W。也就是理論上百分之百的把陽光轉化成電能,每平方米可以發電1.3至1.4度電。
實驗室研究出來光伏電池表現怎么樣,就看接下來的測試了。
粗大的線纜插上基板的接口,另一端連上了大量的測試儀器,這些主要測試的項目是光伏電池發電的開路電壓、短路電流、最大輸出功率、填充因子等性能。
固定好基板,設定好基板的參數,所有的儀器都已檢查完畢后,李杰把太陽能電池板上蓋著的黑布扯了下來,測試正式開始。
測試需要進行很長的時間。太陽能光伏電池的最佳使用時間一天是六個小時,經過特殊的設計,李杰可以把這個時間提升到8個小時,能達到這個參數,原因就很多,基板自動調節角度,透鏡式玻璃,還有特殊的電池板設計都是可以提升使用時間。
等待是一件無聊的事情,測試開始后李杰他們也不用時時的盯著儀器,儀器會把數據記錄下來,他們盯著儀器的主要目的是在儀器發出警報的時候及時的處理故障。
這是第一次進行測試,李杰也不能保證它在測試的過程中一點問題也不出。
于是,坐在那里的李杰和李金鳳,就源礦的事情又開始聊起天來。
“李杰,你說源礦的形成機理是什么?它內部的結構,除了與電符相關外,還有其他的符文結構呢,那它們的作用是什么?”
李金鳳一下子就提出一大串的問題,其實她也沒指望李杰可以回答這些問題,她認為李杰是一個強大而且具有科學家能力的非人,但這不代表著他可以解釋世上的一切事情。
“這個問題啊,我也沒有答案。要想解釋其中的原因,可能就要從末日發生的原因著手,但末日的本質是什么,我們卻不知道。
不過呢,我們卻可以猜測一番。”
李杰也來了興趣,反正猜測又不用負責任,只需要打開腦洞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