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研究出來的光伏材料,其基礎材料碳硅烯的光電效應很弱,但只要把特定的元素添加進去,那它的性能就會大變,光電轉化率立馬飆升!而且不同的添加比例,會導致碳硅烯材料的極限波長不同。
更加神奇的是,不是極限波長的光卻可以像穿透玻璃一樣穿過材料,這樣不同極限的幾層材料疊加下來,才會有全波段的光伏電池出現。
決定從芯片開始研究時,李杰第一時間就把目光投入到碳硅烯材料上。
深入研究之后,李杰和李金鳳兩人發現,他們為光伏電池研究出來的材料具有更加神奇的特性,給材料施加一個電勢差,那么這些材料竟然會變成發光材料。
于是經過詳細的研究后,李杰研究出可以發出三原色的材料。這些材料就是李杰研究芯片的基礎,李杰把它們命名為光半導體材料。
有了基礎接下來還有更加艱巨的工作等著李杰和李金鳳兩人。把光半導材料變成芯片的難度并不亞于把碳硅烯材料研究出來。
三色光半導材料只要打下了三進制芯片的基礎。
“原來是這樣啊!其實你們已經把最為重要的問題解決了,至于芯片我們可以參考現有的工藝。吸收其中的理論,可以讓我們少走很多彎路的,我們不能丟掉前人的智慧!”
張偉能想到的東西,李金鳳當然也可以想到,她近段時間已經在李杰的資料庫中翻找關于芯片的資料了。全新的芯片當然不能用硅半導體芯片的生產方案了,但并不是說人類幾十年付出的智慧就沒用了,其中的理論對他們的啟發還是很大的。
大神出馬,一個頂十個,困擾李杰兩人很長時間的程序問題,到張偉手中也就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等到學習正式開始的時候,張偉已經把整套系統的問題解決。
李杰也準時出關,他已經把技術手冊和教材編寫完成。
萬事具備,培訓學習經過簡單的開學儀式之后就開始,但學習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問題。李杰編寫的教材沒有問題,出問題地方在于學員的能力。
李杰是以自身的能力為標準來編寫手冊的教材,開始教學后才發現學員們能力水平,達不到教材中規定的水平。
這就像是他編出一本高等數學出來,結果學生們的水平只有小學水平,這怎么教?李杰也很絕望啊!
李杰絕望,同學們也很絕望啊!這是什么操作啊,為什么我們什么大腦告訴我學會了,但我的手和腳卻拒絕接受這樣的命令?
教室里的氣氛一片沉默,讓人覺得氣都快要喘不過來了。
“好吧,我們降低要求!正式的學習之前,我們把你們的能力水平測定下!”初次當老師沒經驗,李杰完全沒有想過在學習開始前,把學員的水平進行下摸底。
李杰想來,能派到實驗室來學習的人,肯定是精英啊,還需要進行測試?現實卻告訴他,需要!
幸虧想要測試也很簡單,實際上手操作就是了。拿出原材料,讓學員一一上手,結果就可以看出每個人的真實水平來。
告訴學員們要求之后,他們就開始一一測試,李杰和李金鳳在一邊悄聲聊了起來。
“我們早該想到的,這些人應該都是國家選剩下的,要不就是末日后新覺醒成為非人,他們的經驗和實力遠不如早先的那批非人!”
李金鳳一臉可惜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