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要不要再招人?李杰心中也是猶豫不定。
此時是實驗室發展壯大的最好機會!李杰清楚的知道這一點。光伏電池和水電站投入運營,讓華國就走上恢復的正軌,恢復到正常的秩序指日可待。
一次大規模最徹底的洗牌機會正在此時,非人是引發這一切的根源,不可阻擋。做為先行者,李杰已經占據了極大的優勢。
縣里抱以最大的誠意在支持李杰,可以說東風已到。只是重生的經歷讓李杰對于站到高處毫無興趣,該經歷的都已經歷,再來一次有可意義?
激流勇退也不可能了,陰差陽錯之下李杰已經走上了發展的道路,此時他退其他人也不答應。進不樂意退不可能,李杰由此而猶豫也是可以理解的。
李金鳳的提議讓李杰明白過來,猶豫已經不可取了,他此時只能硬著頭皮前進了。末日前李杰是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也沒有人催他。
如今說整個縣命運都在李杰的身上,這可一點也不離譜。
“招人這事先不急,水電站的項目還在推進,芯片項目還不著急。再說招進不了解的人進實驗室,后果難料,倒是進縣里的實驗室沒有問題。
問題是,招來的人,愿意進縣里的那個實驗室?我想,愿意加入我們,肯定是看到了未來,說實話縣里的實驗室涉及的范圍還是窄了些。”
這就是矛盾所在了,李杰不想隨意的給自家實驗室招人,這是重生前的經歷留下的陰影,想要擺脫并不一件容易的事情。不往自家實驗室招人,其他的人又不愿意了。
要招人,肯定是招非人,普通人完全可以按排到縣里的實驗室,就算是出了問題李杰也不怕,基本盤不出問題就行。
李金鳳不明白李杰擔憂人心的叵測,但這又是必然要經歷的,“我覺得李月荷他們就不錯,至于你的擔心,解決的辦法也不是沒有。”
誒!?金鳳還是個情商高手,這到是李杰沒有想到的,“什么辦法?”
“很簡單啊,只要大家都有共同的利益,并且愿意為這個利益奮斗就行了。我們不妨把這個利益定的遠大些,這樣即使中間有爭執,也能找到妥協的辦法。”
李金鳳的這個辦法,談不上多高明。作用肯定是有的,無數的事例說明,同苦可以,共富貴就難了。目標一致可以放下一切的分歧,達到目標后就不一定了。
但這也是個解決辦法,猶豫不是個事,有了辦法李杰立馬就下定決心。李月荷他們堅決想要加入實驗室的話,可以給他們一個機會。不過,前提是像李金鳳所講,雙方要有一個足夠遠的目標。
李杰不管怎么講,都占據了優勢。確定了遠大的目標后,李杰也可以自然而然的就能成為領導者。
李月荷是組織首領不錯,放在實驗室卻不夠看。其實第一次接觸,這個基調已經定下了,李月荷是代表東海市打前站的,是為王前驅的。雙方在合作的地位上是不平等的。
以李月荷的精干做風,她肯定明白這點,要是還堅持加入實驗室,那就說明她可以放棄一些不必要的堅持,只為以后的發展。
換成李杰,也可以做出這樣的選擇。那怕最后因為分歧而分開,該學的已經學到手了,比起其他的人優勢就大了,自主發展也有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