冥王星計劃大體上與耿秋雁給李杰說過的情況差不多,但也有細微的不同之處。
全部三十一名非人,并不會同時出發前往冥王星。首批出發的人數,初步定位五人,全部由華國人員組成。首批成員的任務是在冥王星上建設前進基地,為第二批乃至第三批非人提供生存保障。
不是所有的非人的能力都適合開拓,有些人的能力適合戰斗,有些人根本沒有建設的意識。
地球的技術實力,還不足以建設一個基地,讓三十一個人類一次性的在冥王星上生存。就像李杰他們在來路上討論的問題一樣,冥王星計劃的第一階段,就是建立一個生存基地。
另外一個細節,蟲洞在地球邊的出口,并不在地球上而是在月球,位于月海上空一百米處。也就是說,前往冥王星之前,李杰他們還要先登個月。
這讓冥王星任務的難度,又提升了一個等級。人類雖然可以通過蟲洞前往冥王星,并不代表著人類就可以輕易的登月。怪不得首批出發的人員,只有六個人。
莫不是準備發射火箭,讓首批人員先登月,然后再出發前往冥王星?李杰的心中樂呵呵的想著。
首次會議很快就結束,李杰一行人被留下來,其他人先行離開。
“你們是全球三十一位具現星符的非人當中僅有的科學家,其他的非人可以說全部都是戰斗狂。因此,你們就被列為首批前往冥王星執行冥王星計劃的人。
除了你們五個人之外,還會有擁一個空間能力的非人裴衡與你們同行。你們的任務是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冥王星建立前進基地,裴衡的任務除了定位蟲洞,打開蟲洞外,另外的任務就是提供輔助幫助。
因此我給你們爭取了一個待遇,與外星人作戰的時候,你們做為預備隊最后出戰。”
這算是耿秋雁的一個小心思了,在有限條件內為李杰他們爭取最優的條件,提高他們的存活率。就像李杰剛開始想的那樣,做為科學家李杰他們的重要性比其他的非人大的多。
只是,外星人的入侵危機實在太過嚴重,李杰他們也不得不上前線。就比如首批出發的人,要承擔起建設基地的任務,除了李杰和他的實驗室成員,再也沒有人可以完成了。
“其實,我們早就想到這點了,在來的路上我們進行了一次有意思的討論,內容就是如何在冥王星上建設一前進基地。
經過討論我們形成了一個大概的思路,但它并不完善,還需要與專業的人員商量后才行。
至于最后參戰的待遇,其實意義不大,等到我們也參與戰斗那說明冥王星計劃已經失敗,我們的生死已經沒有意義了。”
生死的討論,耿秋雁不想進行。參與冥王星計劃的非人,生死其實早就置之渡外了。聽到李杰他們已經有了建立基地的初步方案,他卻很高興。
“我們已經把全國航天方面的專家全部集中起來了,接下來你們可以和專家們進行討論。不過,你們只有三天的時間,三天后我們就是進行首次發射登月。”
“計劃這么著急?”外星人入侵的危機雖然重大,但計劃如此緊急也讓李杰沒有想到。
“我們的時間不多,要節省每一秒鐘。以外星人抵達最短的時間計算,我們有不到六個月的時間。在這六個月里,我們不僅要在自己的蟲洞出口建一座前進基地,還要在外星人來的蟲洞出口建立防線。
外太空,猶其是遠離地球的冥王星上建兩座基地,六個月的時間太緊張了。我們的保底計劃是建立前進基地,最少也要讓前進基地維持基本的運轉。”
聽了耿秋雁的話,李杰不知道該不該告訴他,按來的路上實驗室眾人商量的方案,建立起前進基地的最長時間,是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