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的回答?
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因此嘗試了一番末日前的聚變實現方式后,李杰決定采用新的方式來實現聚變反應。
“還算不錯,但要實現還需要一段時間,我會盡快的搞定它。你下次來的時候,帶一些關于聚變技術的資料,我要做一些參考。”
李杰一句還不錯,裴衡的心里就泛起濤天的巨浪。還不錯的意思就是,李杰可以搞定它了?“可以在外星人到來前搞定嗎?”
“可以!”李杰肯定的回答了裴衡的問題,他已經找到了新的辦法實現聚變反應,要求裴衡到地球索取資料,目的是減少研究中的一些繁鎖事項。
“好!我回去后會向全球所有研究聚變技術的國家索取資料,下次我再來的時候一定會把資料帶到!”裴衡向李杰做出保證。李杰能做出肯定的保讓,裴衡也可以做出保證。
重要的事情已經談完,大家就可以閑聊閑聊,每天都與李金鳳他們聊天,已經沒有意思了。“行星號沒有進行技術改進?我還以為首次航行之后,國家會對行星號進行一番技術升級。”
裴衡笑了起來,“你怎么知道國家沒有這方面的計劃?行星號這次返回地球之后就要退役了,新的飛船正在制造過程中,可惜沒能趕上這次任務。”
“看不出改進的地方。”李杰可是仔細觀察了行星號,發現它與上次沒有任何的改變,硬要說改變的話,就是它老了一些,“沒看錯的話,它這次使用了火箭發射離開地球。”
“其實有改進的,只是全部在內部,你沒能看出來罷了。行星號里面使用一些能力水晶,比如重力星符水晶,還有電磁星符水晶等,此次航程所用的時間已經壓縮了一半,只比第一次慢。”
原來如此,只是小規模的使用,算是為下一級的飛船提供經驗嗎?倒是一個好辦法。李杰也明白過來,實驗室此世只有一個,其他的人想要制造一艘飛船,兩個月的時間已經算是超級快了。
“下次來的時候,把新飛船的資料也帶一份來,手頭上的聚變技術完工后,我再趕一趕飛船的研究,反正冥王星這里就算是地球的殖民地了,就把它變成名符其實吧!”
裴衡一點也沒有懷疑李杰的能力,龐大的前進基地用時一個月都建起來了,一艘小小的宇宙飛船又算得了什么難事?他此時對李杰有些盲目的信任起來。
“飛船資料?沒有問題,這樣吧,你把前進基地的需要列一個清單出來,等通信陣列建好之后,我們直接向地球匯報吧!”裴衡毫不猶豫的答應了李杰的要求,順便測試下通信項目。
“我在貨物清單里發現了通信衛星,我還以為它們是為了保讓在冥王星上的通信,原來你們是想用它與地球建立通信?”李杰在接收貨運清單的時候,發現里面有衛星,用途標注的是通信,還以為是用于冥王星通信保障,聽了裴衡的話之后,才發現它是為了與地球建立通信。
“這還得感謝你們,通信單元的功能實在太強大了!我來的時候,已經有一套發射與接收衛星陣列升空了,冥王星這邊的衛星也入軌后,雙方就可以建立通信渠道。
相信這會信號已經傳送到冥王星了。通過科學家的測試,一套大型的通信陣列,其信號范圍可以覆蓋整個太陽系,就是能耗有點高,要不是有你研究出的太陽能電池板,它根本就不可能被送入太空,只能在地球表面使用。”
原來如此。一旦國家在技術上有了突破口,那大規模的技術突破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光半導體芯片、光伏電池、能力水晶,就是這樣的突破口,集全國科學家的智慧,這些技術會被玩出花來。大型的信號可覆蓋太陽系的通信陣列衛星算得了什么?說不定那天量子通信衛星都會上天的。
“延遲還很高吧!”李杰也難得的開了一個玩笑,光速是約是三十萬公里每秒,地球與冥王星的距離最遠時能超過40個天文單位。
一個天文單位約是1.5億千米,光走完這段距離差不多需要8分鐘,通信信號從地球傳到冥王星,大約需要320分鐘五個多小時。這個延遲就不要說什么實時通信了,發短信還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