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想著,實驗室成功了再通知你們,沒想到你們竟然都趕過來了。”李杰不認為第一次正式的試運行是什么大事,就沒有通知其他人,要不是李月荷在星環中發現李杰的動態,其他的人真不知道李杰要進行反應堆試運行了。
“這可不是小事情,如此具有歷史意義的事情,不重視根本說不過去。”說話的是耿秋雁,反應堆試運行放在地球上,要舉行一個大大的儀式,并且要把畫面記錄下來,當做珍貴歷史資料的。
“好吧,你們來了來了,就一起參觀下反應堆第一次試運行吧!”
人都來了,李杰還能把他們趕走不成?趁著離開試運行開始還有幾分鐘的時間,李杰準備把反應堆的情況簡要的介紹下。前進基地一切都沒有完善,李杰無法像實驗室那樣及時的上傳每天的實驗進度。李金鳳他們還真得不清楚李杰的實驗進展到那一步。
“這是環形反應堆聚變環,一會氫元素會被注放到聚變環當中,然后在強磁場和強電場的作用下電離,電離后的氫原子核和電子會分開,環形管會在電離氣體形成后啟動特殊磁場,開始正式的聚變反應。
聚變環的內壁是特殊材料,它可以吸收聚變反應產生的光子,及射線轉化為電流。大概的過程就是這個樣子,詳細的反應與發電過程很復雜。”
李杰研究聚變反應技術后,李金鳳他們也下了一番功夫了解可控核聚變反應技術,耿秋雁這次來的時候把地球上關于可控聚變技術的資料全部帶過來,對于聚變技術了解的也很深刻。
反應室里面的聚變環,這是李杰獨創的東西,地球的技術體系里可沒有這樣的設計,那些資料只能做為參考,不能按照上面的理論來理解李杰的設計。
“李杰,按照一般的規律來講,聚變反應堆發電的過程應該是核能轉變成熱能,熱有轉變成機械能,機械能轉變成電能,雖然不同的反應堆技術有所區別,但基本的過程不會有區別。
你這個聚變環我們并沒有看到其它的發電設備,你是直接把核能轉換成電能?真是讓人難以相像!”耿秋雁也詳細的了解過聚變技術,也了解過核電站的運行機制。不管那種核電站,其體積都是龐大無比。
李杰的聚變環雖然占地也不小,相比整個核電站卻小的多。耿秋雁立馬就想到,如果李杰這次試運行測試成功,就代表著它的聚變反應堆技術可以投入使用,更深的意義上講長棍級飛船也可以使用此聚變環技術了。
人類可以大規模的制造宇宙飛船,這樣即使冥王星沒有守住,人類還有逃生的可能,文明還可以延續。
“聚變環不需要那么多的輔助設備,我剛才說了,聚變環有一層特殊的內層,它可以吸收聚變反應產生的光子轉換成電能。你可把聚變環的內層看成光電材料,但實現比它復雜的多。
內層的主體是能力水晶,是光星符和電星符結合的產物,結構很復雜。”
詳細的資料,李杰會在聚變環試運行成功之后上傳,如果那個時候前進基地的中央超級計算機投入使用的話。當然,更加詳細的資料會由長棍號帶回地球,雖然可能會造成李杰不喜歡的一些后果,但能拯救更多的人類他也認了。
種族存亡之際,一些問題是可以放下的。
聚變環內的氫元素,很快就完成注入,達到啟用條件。觀察室內有操控按扭,只要李杰一按啟動按扭,聚變環就可以啟動,其內部的聚變反應就會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