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了別人負責,也沒有人放心啊!光是研究出超光速引擎,就足以讓所有人仰望,凡是知道超光速引擎,有資格看到技術資料的科學家,對李杰只有一個評價,非人哉?
李杰翻看了下數據,發現基本上問題都是一些小問題,當場就可以改進的那種。測試初期,飛船還碰到過差點解體的事故,要不是李杰力換狂瀾,飛船早就報廢并且傷亡慘重了。
其它大大小小的事故也是層出不窮,這也是李杰一力堅持只在太陽系進行測試的原因。超光速飛船是完全的新事物,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技術參與,保守才是最為正確的做法。
李杰對自己的技術自信是沒錯,可是新飛船的系統中他就負責了引擎一方面,其他部分都是由各個國家的研究所與工作負責,集成到一艘飛船上,出現問題是理所當然的。
最為嚴重,差點造成船毀人亡的那次事故,原因在于船體強度不夠,引擎出力太大,差點撕裂飛船,造成飛船解體的事故。可以說,絕大部分的事故都出現在其他系統上。
當然,引擎也不是沒出事故,可是有李杰在,當場就解決了。飛船測試到現在,可以說除了船體,其他部件大部分都更替過了,就連最為重要的雷達系統,都更換到第二批次了。
飛船的測試用了一年的時間,在李杰看來還是短了,就算是再測試一年都不夠!好在委員會對測試也是不遺余力的支持之下,包括不限于有問題就立馬更換改進過的配件,那怕舊配件還能再繼續使用,根據反饋第一時間改進等等。
不計代價的付出之下,飛船的測試才能在一年多的時間里完成,達到李杰認同的測試結果。
“月荷,不要再管異獸的事情了,飛船的測試分析報告剛才發送過來了,有幾個問題你過去處理一下,引擎功率限制器精準度在第三區間出現問題,空間雷達的旁瓣四波區有些問題,這些你都可以處理的。”
李杰的話讓李月荷從異獸問題的思考中回過神來,“引擎問題?沒問題,小瑛子和小白都在那里,我和他們一起處理。”
都是小問題,不用李杰出馬。這點小事都要李杰出馬,那船上的這支技術隊伍也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除了必要的船員外,飛船上的技術人員數量早就超過了飛船的荷載人數了,可以說是一船配三隊技術隊伍,就是為以后的飛船制造打下基礎。
李月荷去解決飛船遇到的問題不提,李杰靜靜的坐了下來,思考著一些問題。
活的有點累了啊!怎么不知不覺當中,自己就成為了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稍微一個動作都能引得無數人思考背后的含義?當李月荷告訴他發現洛陽星之后,李杰在心中就有了這樣的念頭萌發。
飛船的測試到了尾聲之后,李杰終于有時間思考這個問題。
我明明是想咸魚般過一生的啊?怎么事情就變成這個樣子呢?一切都是從一臺發電機開始的啊,李杰回想起他與李金鳳研究第一臺發電機時的情景,那會根本就沒想到今天這個樣子。
責任擔在肩上之后再想卸下來,就不是那么容易的了。牽扯到的人越多,越不容易放下。李杰此時抽身而去,影響可不止是千家萬戶,而是人類的命運。
李杰此時想的更多的是,如何逐步退出,一步一步的把后繼者培養出來。
人類的未來,就靠他們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