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的高度默認,面積方面……大家知道,我不能長時間直播,島嶼面積越大,建造的時間相應就會越長。所以經過微調,決定把島嶼定在40平方公里。這個面積,以我淺薄的認知,大約是四個天京市區的大小。人類文明從古至今還沒有建造過這么龐大的島嶼。”
“今天之后,我也算能載入歷史了。”
話落,陳宇直接點擊的建造啟動圖標。
“轟轟轟……”
船體的震動更加劇烈。
兩根粗重的碳柱從船底伸出,穿過120米的海水,深深扎入淤泥之中。緊接著,數個鋒利鉸刀協同做圓周運動,在36臺超高壓泥泵工作下,以每秒千噸效率,將海底淤泥吸入船體。
“根據之前人工智能的說明,造島分為四步。現在正是第一步的“圍堰”階段。簡單來說,就是先將淤泥吸進船體制作,混凝成直徑28米的固態圓筒,插入海底的不透水層。隨后在圓筒內注入砂石用于穩固。這個過程就叫做圍堰。”
“當島嶼的輪廓被無數個圓筒圍攏完畢,圍堰就算完畢了。”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島身填筑。把圍堰內的海水全部抽干,吹填沙子,一個簡易的島嶼就算完成了。當然,這還遠遠不夠,第三步和第四步也極為關鍵。但我們并不著急,先看造島船完成前兩步再說……”
在陳宇講解的中,船尾那扇巨大的“炮筒”逐漸延伸,調轉角度瞄準正下方。
接著,直徑28米的中空圓筒,從炮筒內迅速射出,扎入海水之中,并持續向下深進。
“咚!”
約莫3秒左右,由淤泥制成的堅固圓筒就已抵達海底。
“轟轟轟轟……”
隨后,船尾的炮筒開始劇烈晃動,用恐怖的力量將圓筒向下擠壓,直達海底堅固的不透水層。
這一過程持續了十五秒,震得陳宇雙腳都微微發麻。
等待船尾炮筒停止晃動時,原本中空的圓筒內,已經注滿了特質沙子。
緊接著,船身向前移動十數米,插入第二根圓筒,半分鐘后插入第三根……
【創世之威啊……】
【當我起點不存在?】
【效率高到突破天際。】
【太兇殘了!】
【我懷疑這個船能一夜造出個新大陸……】
【絕對不可能是演的了。】
【是啊,太直觀了……】
【把脖海圍住建漁場的夢想終于能實現啦。】
【我有個大工程!UP主考慮一下不?在太平洋修建一條直通堅國的高速公路。過路費咱倆對半分。】
【第十八根圓筒了,我日尼瑪……】
【第十九根了。】
【正常人類造島也是這樣造的嗎?】
【正常人類這個詞怎么聽著不舒服?】
【主播!牛逼!】
【什么叫做華夏效率。(戰術后仰)】
隨著海底淤泥吸收的越來越多,圍堰的速度也越來越快。短短七十多分鐘,四十平方公里的島型已經初現。
“接下來就是第二步,島身填筑了。”
陳宇剛剛話落,甲板左側那棟最高的機械就伸出二十余根大管子,宛如觸手,探進圍堰內的海水中,開始抽水。
“嗡……”
幾乎震破耳膜的咆哮聲驟起。圍堰內的海水再以肉眼可見的速度下降。而船尾的炮筒開始上揚,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
下一刻……
“轟!”
直徑三十米粗、比籃球場長度還要巨大的水柱沖天而起!射向陳宇肉眼看不見的遠方……
陳宇:“臥槽……”
觀眾:“臥槽……”
小桃紅:“臥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