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什么東西出來了?”
“太遠啊,都是樹看不清。”
“不會是外星人吧?”
“爆炸了?”
而站在高點位置上的直播間觀眾,則轟然歡呼。
“出來啦!”
“UP主牛逼!”
“臥槽!這么大個。”
“太可怕了……”
“鉆頭都是紅的。”
“在現場!我在現場啊啊!”
一批批警員與工作人員急忙跑上前,圍在籃球場周圍,用七分震撼、三分驚奇的目光打量這列來自22世紀的磁懸浮工程車。
車內駕駛室,陳宇扔掉路線規劃圖紙,站起身,走到車窗前用擴音對外喊道:“不要耽擱時間,物資都運來了嗎?”
車外,四位工程師舉起一面白布,上面寫著一行行顯眼的紅色字體,標注著準備好的各項金屬與稀土元素分量。
“現在我打開車頭的物質備用艙,你們就按照最擅長的垃圾分類方法,把我需要的物資都放進去。”
“嘶嘶——砰!”
伴隨氣體銳利的噴泄聲,列車頭中間部位的金屬板,在液壓桿的推動下,向上滑動,露出內部的物質備用艙。
艙內,排列著整齊有序的圓筒,每個圓筒上方,還標注著各自的元素符號。
按照需求分量,從多到少、從左到右:Fe、、Ti、Au、Ag、Ta、W……直到Ra。
負責人走上前,拿出紙筆將這些元素全部記錄,隨后拿起通訊器,聯絡了不遠處的車隊。
“隆隆……”
緊接著,浩浩蕩蕩的車隊排隊駛來,它們都是一輛輛前四后八的全封閉式大卡車,碾壓著草坪與植被停到籃球場附近。
這其中,還有幾輛標注著輻射符號的圓筒車。
不需要陳宇親自下場指揮,當車隊到來之后,現場幾位負責人就調度著司機與工人進行裝卸。
“首先是鐵,把其他口子封上!”
用木板堵住其他開口,只留下標有Fe符號的圓筒,上百名工人同時跳上五輛卡車,將一塊塊純鐵搬運到小拖車內,再傾瀉進備用艙。
工人團隊共有三個組,十二輛拖車,輪番工作,效率極高。
二十分鐘,鐵元素裝填完畢。
四分鐘,銅元素裝填完畢。
一分鐘,金、銀、鈦、鋅元素裝填完畢。
一分鐘,錳、釕、鐳元素裝填完畢。
一分鐘,鑭、釹、釤、銪、釓、鉺裝填完畢。
裝卸持續半個小時,車隊有序后撤。
官方高估了這輛工程車的裝載能力,還有幾乎一半的金屬和稀土沒用上……
“非常感謝,大家請后退,越遠越好。”
得到物資裝滿的提示,陳宇招呼眾人后退讓開空間。
所有人立刻散去,并拉起一張張警戒網,防止工作人員或圍觀人員溜進去。
“嘶嘶——咚!”
備用艙關閉,工程車重新啟動。
車頭變車尾,車尾變車頭,螺紋結構的鉆頭收起,前表圈再次膨脹,最終變為“傘”狀結構。
“轟隆隆隆……”
列車開始徐徐“后退”,大量金屬與稀土混合的液態物質涂在管道表面,經過傘狀前表圈的擠壓,變成了極為堅固的特種合金。
而在列車的下方,兩條電磁軌道也在隨著工程車的遠去而無限延伸。
真空磁懸浮管道,即將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