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組組數據和眾多的初步推論,讓每個人都感到了沉重的壓力積累在胸前。
【貝爾:阿爾莫型(威脅)小行星。】
【直徑:6公里。】
【質量:約14000億噸】
【速度:14公里每秒。】
【近地速度:約21公里每秒。】
【軌道:每1.1地球年繞太陽一圈,每十二年接近地球一次。】
【發現者:夏威夷大學。】
【發現時間:1988年6月24日。】
【觀測描述:自1988年起,共觀測144次,無威脅警報。】
【近期觀察:確定小行星已被未知引力拖拽,軌道發生9°偏移,預計將與GMT+8時間2021年2月到達地球東半球。(備注:同樣受到未知引力影響、并產生威脅的小行星,以觀測到顆。)】
【觀測描述2:目前該小行星以肉眼可見,在約紐附近,將與2020年12月24日20時46分視星等超過5.0。】
【威脅描述:發生撞擊,將釋放約12000萬億千焦能量,造成全球性揚塵天氣,摧毀投降國大小面積領土。進入大氣層燃燒時,溫度接近20000℃,撞擊會使得大量氣體與灰塵進入大氣層,形成5400℃左右的云層。6.5小時后,熱云層包括全球,難以消散。】
【威脅描述2:貝爾小行星還會引發全球性的地震與海嘯,指使火山打量噴發,進一步阻擋陽光穿透,溫度急劇下降,現有生態圈崩潰……】
令人心驚膽戰的分析與數據還有許多,就以紙質文件的形式,平靜擺在每一位代表的桌前,但誰都不想去打開。
“各位……”
長久的沉靜后,一位白種老人摘掉了眼鏡,對著麥克風輕聲道:“危機近在眼前,各個小組把你們的方案拿出來吧。”
會議內,圍在圓桌的官方代表們默然不語。圓桌外的眾多專家教授也面面相覷,誰也沒吭聲。
“……”
“……”
“那我先來吧。”老人擦了擦眼鏡重新戴上,拿出一份文件,翻倒第三頁:“首先要宣布一條消息,聯盟條約中,禁止向太空發射核武的規定,已在昨天約紐時間上午十點整更改。詳情不多贅述,大家都很清楚。”
“接下來,說明一下計劃方案的部分難點,以供各位參考。”
說著,老人拿出另一份文件,將其投影在大屏幕上。
“一,小行星不能炸碎,這個不多說,想必沒有團隊會計劃這么愚蠢的方案。”
“二,8公里直徑的小行星,質量14000億噸,即使有傳送門,也無法用更重的物體偏離它的軌道,就算能做到,效率也緩慢。我們沒有時間。”
“三,推動其他小行星對‘貝爾’進行撞擊可以考慮,但軌道變化難以預測,精度不高,有些冒險,暫時留作備用選擇。”
“四,控制核武在小行星附近引爆,產生的電磁波推動星體,并炸掉一部分質量,令其噴射氣體推動軌道變更。這應該是大多團隊第一時間想到的辦法,但很遺憾……”
老人推了推眼鏡,繼續道。
“它自轉速度非常快!表面包裹著相當數量的鐵和鎳,內部成分和結構了解也不多,但根據質量推算,內部應該是松散的硅、水、氧化物等巖體結構。它離心力與重力平衡很微妙,一旦受到外力,很可能瞬間解體。”
“八公里直徑,直奔地球的小行星一旦解體……”
“貝爾小行星之所以難以解決,就是因為這一點。”
“除了以上四點,還有地球對小行星的引力問題同樣棘手,我就說到這里了。各位給方案吧。”
老人摘掉眼鏡,伸手示意眾人發言。
“……”
會議繼續沉默了數秒后,華夏代表站起身,打開檔案袋,安靜開啟了桌前的麥克風。
瞬間,會場內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的身上……
……
(晚上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