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這是在拯救世界,不是玩。】
【滿滿的違和感,不知從哪里開始吐……】
【XSWL……】
四十七分鐘后。
陳宇終于刷完了最后一塊深凹的裂縫,將刷子和油桶用力一甩:“瑪德,終于弄完了!”
伸了個懶腰,他操控等離子引擎穿過傳送門,飛回紫金山的天文臺廣場,摘掉手部護甲看了眼彈幕和時間,再戴上,道:“接下來應該做什么?”
“將這件太陽反光板架設在小行星的自轉軸心部位。”負責人招呼著工作人員,抬著一根近三十米的設備來到陳宇面前:“有點沉,需要宇航員幫忙嗎?”
“不用,找幾個人幫我抬著另一頭就行。”陳宇擺擺手,舉起設備較輕的尾部,邊后退,邊問道:“這個東西怎么安裝?”
“需要焊接,整套的太空焊接工具都在設備里面。您帶著太陽板到達小行星,天文臺總部會發送展開指令,您就把幾個支架和小行星表面焊接上就可以了。”
“我不擅長焊接。”陳宇皺眉。
“很簡單的,找到夠硬的鐵質結構表面,焊嚴實就可以了。太陽板支撐柱的底部有高動力吸盤,這個才是固定的主體。”
“哦,那明白了。”
陳宇點頭,端著設備退出傳送門。
他聽懂了,就是瞎幾把焊嘛……
進入太空,太陽反光板的重量頓時消失。對著傳送門內的工作人員們揮揮手,示意他們離開,陳宇用力一拽!設備就全部被拖進了太空。
顧不上和觀眾們互動,他抱著三十米長的設備飛到小行星軸心,降落,將其直直豎起,插在地面。
“可以展開了。”
話落,足足一分鐘,太陽反光板才開始如雨傘般緩緩展開。
這就是宇宙之大。
一條簡單的指令,即使在如此“近”的距離,光也要走上幾十秒。
如果沒有成熟的量子通訊技術,宇宙航行就是一場災難之旅。
“嗡嗡嗡……”
大型傳動軸的震動,透過小行星巖體,傳到陳宇的雙腳。
傘狀結構的設備一邊展開傘頁,一邊延長高度。不多時,直徑五十米、高度二百米的巨大太陽光反射板便架設完成。
伸手,晃了晃支撐桿,陳宇發現底部的吸盤出乎意料的解釋,便不再耽擱,開大工具箱,拿出焊接設備開始焊接那飄蕩在太空中的厚厚鋼絲繩。
“原子彈拋光、長城貼瓷磚、焊接空間站……我這技術含量不必第三種差吧?”
【眾多救世英雄里,你是最壯烈的。】
【淚目。】
【別說了,退群吧。】
【咦?主播這是在干嘛?劇組拍攝嗎?大制作啊!】
【臥槽!這里有個萌新!快來欺負她!】
【已架鍋。】
【正在燒水。】
【準備調料……】
“滋滋!”
“滋滋滋……”
焊接好第一根鋼條,陳宇試探性用力一拽,紋絲不動:“看樣子還算比較結實。有些人,無論做什么,都像模像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