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科德湊到羅唐身邊:“領主大人,小鎮的人有必要都識字嗎,給一些小孩子教授就行了,這很影響他們照顧莊稼啊。”
白天耕種,晚上學習這種事在小鎮根本行不通,一來大家沒有紙筆,都得在白天的時候,在領主府前的空地上,看著老師在地上寫字,二來平民家中根本沒有蠟燭或者油燈,只能偶爾在月亮地下靠著回憶練習,因為他們也沒有書本。
“斯科德,眼光要放長遠。小鎮肯定會發展起來的,未來人口會越來越多。而小鎮若想長久的傳承下去,就一定要有更多讀書識字的人。”
“至于說照顧莊稼,這并不沖突,在農閑時節多學習,農忙時節讓他們繼續務農就行了。識字更多,可以讓他們讀書,從書中學到很多知識,將來為小鎮的發展做出貢獻。”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個道理你不明白嗎?”
斯科德很干脆的搖搖頭,他真的沒聽明白。總覺得領主大人說話越來越高深了,這應該是好事吧?
“這些你也沒必要都理解,你只要記住,小鎮的防衛力量交給你負責,你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訓練出一隊可以對抗那些商隊護衛的護衛隊。”
“其他的事情,你不需理會。一個成熟的管理體系,每個人各司其職,相互之間協作卻又不會互相干擾。小鎮若想發展起來,就需要作出一些變化。”
“小鎮未來發展肯定會越來越好,人口會越來越多,有一個成熟的管理體系,會讓一切變得更加簡單。”
華夏古代有士農工商的說法,士,指的是那些官員,他們負責制定規則,守護規則,并維持發展體系;農,指的是農戶,包括了那些大地主,因為歷朝歷代出現問題,都是從饑荒開始的,食物是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工,指的是手工匠人,鐵匠、木匠、石匠、磚瓦匠,繡工、馬夫、船工、制鹽工,這些都包括在內。
商,指的就是商人,開飯店的,雜貨鋪的,販賣布匹什么的都算,這些人雖然在許多朝代地位比較低,卻也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每一個繁榮的朝代,商業都格外的發達。
羅唐類比來看,森林小鎮現在主要的營收就是農業,現在還有一個漁業,卻根本無法販賣,甚至還要隱藏起來,不讓外人發現。
小鎮缺少三個階層的人員,羅唐的副手就只有拉斐爾和斯科德,這太少了,尤其是拉斐爾年事已高,需要更多的人幫助管理小鎮。
工人也比較缺,雖然一些農戶也懂不少的手藝,可卻沒人將其當成主業,他們偶爾也就是在鄰里之間幫個忙,或者接受領主府的雇傭做點活,這樣下去,手藝搞不好會倒退,甚至斷絕。
商就不用說了,小鎮的商業脈絡之前一直把控在過往的商隊手中,那些人拼命盤剝,小鎮也不得不接受,唯一懂經商的,就是拉斐爾這個老頭。實際上在羅唐眼中,也不咋地。
在羅唐的規劃中,小鎮將來是要自己組建商隊的,暫時沒這個能力之前,也可以做一些其他商業經營,比如開設一個驛站。
往來的商隊總是在小鎮不遠處駐扎,這也是小鎮的領地,憑什么給他們免費休息?建造一些木屋,再提供一些熱水、食物,那就能多一筆收入。
這些設想,需要一步步的實現,他相信這個時間不會太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