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實封,也就是說這些封地,是侯府親自管理的。
而不像是日后的虛封了……名義上封給你多少戶,但是你每年就只能從封地之中拿走多少錢。
而且,這個錢,還是官府折算給你的。
所以,這般時代,其實也可以稱為侯國。
陽富侯的封地上,差不多就相當于一個獨立王國!
所以,才需要各自治理的官員。
當然了,到了現在,朝廷不斷削弱藩王諸侯的權力。
諸侯治理民眾的權力已經被削弱了很多,許多權力都已經被剝奪給了地方官員。
然而不管怎么說,侯府上還是有著很大權力的。
尤其陽富侯這種天子舅父,外戚。
天子剛剛登基不久,就急著給舅父封侯,雖然這是封外戚,以為天子羽翼的安國家,重社稷的制度。
但是這也足可見,當今天子,對于陽富侯的看重了!
面對這種強勢外戚,有什么地方官敢不長眼的討嫌?
所以,陶小吳到了這陽富侯封地上,就看到了完全不一樣的景象。
此時已經入冬,田地荒蕪,然而卻有著諸多人正在修建水渠等水利設施。
這種景象其他地方就很少見到了!
因為,其他地方都是小農家庭,一家有著五六口人,數十畝地就很了不起了。
根本組織不起大規模的水利建設。
通常,也只有官府組織!
然而,如今官府松懈,人浮于事,已經很少組織這樣的大規模建設。
但是,這侯國之中卻不同了。兩千戶人口,數十萬畝的土地,全都是陽富侯私人所有。
他自然能夠發動人力,也有著足夠財力,進行著大規模水力建設,甚至是進行農莊化的生產經營。
當然了,這也應該是陽富侯手下,有著能干,善于經營之人。
陶小吳心中一動,故意夸了幾句。
果然見得那陳到臉上露出笑意……
作為侯府家令,相當于侯國的丞相,這當然是他的功勞了!
陶小吳故作不知,吹捧兩句。
果然無心拍馬,才是最讓人爽的。那陳到看起陶小吳來,更是和善許多。
陶小吳卻想,這般時代的貴族,果然并不都是紈绔廢物。
由于知識壟斷的關系,貴族之中,各種善于經商,營種等等方面的人才可是應有盡有!
陶小吳的吹捧,饒到了陳到的癢處,當下以為遇到知音,大肆談起自己的各種規劃來。
可以看出,這位陳到大家族培養出來的人才,不過似乎也是第一次真正出門歷練。
整個人還帶著一種書卷氣,和幾分良善來。
在這種地方,他有著滿腔的傾訴想要和人分享,然而畢竟是鄉下地方,卻是沒有人能夠理解他的規劃布置。
當然,更可以說,沒有人能夠有著資格和其談論這些!
而陶小吳顯然是一個很好的聽眾,不時點頭,偶爾在關鍵地方出口說上幾句,卻是恰好說出了陳到規劃安排的得意之處。
這頓時就讓陳到生出相見恨晚的知音感覺,只覺著和陶小吳越是聊天越是投機。
而陶小吳不動聲色的,給陳到提出幾個建議,卻也幫陳到拾遺補缺,讓陳到嘆息,陶小吳為什么要是巫師祭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