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也可以說他們輸掉了。先勝后敗啊!
我更是想不到陳到居然在日后有著這么大的影響……
其實也不是陳到,而是陳到之子的影響巨大才對。因為此人居然謀朝篡位了!”
史書記載,帝以大將軍荀當侯梁冒執政,親小人遠賢臣,誅殺了十三位朝臣,發動黨錮。
后來皇帝病死,荀當侯梁冒執政三朝。
更是懷疑害死了哀皇帝,立吉陽侯為新帝。
此事鬧的天下洶洶,吉陽侯繼位不久,聯合宦官外臣,誅除了梁氏外戚。
陽富侯的下場只是簡單的提了一句,卻也是被一并誅殺。
不過,這距離陶小吳的那個時代,已經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了!
再后來,就是河間陳氏的陳委,禮賢下士,儒學精深,提倡釋放奴仆,接濟百姓,被天下士子稱之為楷模,圣人再出。
由于女兒嫁給皇家,成為功臣外戚,外加儒門三者的鼎力支持,終于篡奪皇位,終結了大虞朝的統治。
然而接下來就是這位陳委按照儒家理想改造天下失敗,最終黃衣道起義,天下分崩瓦解。
然而這方世界并沒有能夠像是東漢復興,再造社稷。
卻是直接面對了諸巫入侵,天下分裂為南北朝的局面。
而這些都是在陶小吳那個時代的五十年,到一百年間所發生事情!
單是看歷史書,其中不過簡略記載,只是讓人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
至于其中內在邏輯等等,就算是陶小吳這個親身經歷者,也都搞不清楚。
但是在諸多的后世專業學者的研究分析下,從各個方面綜合來看。
可以看到,皇權和外戚功臣集團聯合起來,成功的壓制了儒門。
然而實際上,卻是儒門老謀深算,故意退了一步,等待著勝利者聯盟分裂,自己起沖突。
就在聯盟壓制了儒門之后不久,皇權和外戚又壓制了功臣勛貴們。
接著就是皇權和外戚又起了沖突。
最終,皇權聯合功臣,儒門直接覆滅了梁氏外戚。
最終爭斗之下,各方都是損失嚴重。
最終儒門聯合或者說是吞并了外戚和功臣,一舉成為大贏家。
由出身勛貴家族,又是外戚河間陳氏的儒門弟子陳委,篡奪了皇權,為帝!
可惜儒門的那一套太過理想化,太過激進,最終也失敗了!
結果斗到最后,各方勢力居然沒有一個勝利者。
想到這里,陶小吳都不由得唏噓。
這就和看三國一樣,魏蜀吳三家,英雄豪杰輩出。
然而誰都沒有笑到最后,反而是茍到最后的司馬氏得了天下!
“還有,這個陳委簡直就是王莽啊!各方面其實都很像……
都是儒門的代表,都篡奪了皇位,都按照儒門的理想治理天下,卻都是失敗……”
其實公允來說,王莽并不算是什么偽君子!
什么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未篡時云云。
這都是站在后世皇權立場上來說的。
這個王莽很可能是一個真正的儒家君子!
只是可惜,政治人物從來都是以作為結果,而不能夠用私德來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