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皇后陵寢在此,就連虞宿為自己修建的陵寢也在此處,打算死后和皇后合葬。
“看來,那位已經恢復了一些前世記憶……起碼知道了一些前世的事情啊!
難怪無緣無故的,會忽然想起我來,冊封我為先生!”
想到此處,陶小吳也不打算繼續上山了。沒得惹來忌諱!
當夜,陶小吳夜宿在那蘇山腳下不遠處的一座亭舍之中。
大虞沒有郵傳驛站,實則亭舍就代替了驛站郵傳的作用。
甚至還有著更大作用!
就如同原本世界的大漢一般,大虞也是百戶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鄉。
比如高祖劉邦,起家之前,就做過亭長。
只是,很多人其實并不清楚,弄混淆了。
亭非行政機構,而是治安機構。
這般時代,人口規模有限,大虞全盛時候人口也都不過六千多萬而已。
放在原本世界的大漢,也是差不多的規模!
又說大縣為令,小縣為長。
大縣的置縣令,小縣置縣長。
一般萬人以上就是大縣,萬人以下的縣城更多,只是小縣。
而如果按照百戶為里,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十鄉一縣的算法,那么一亭有多少人?一個鄉有多少人?一個縣又有多少人?
這般時代,標準的一戶是五口人。
也就是說一里五百人,一亭五千,一鄉五萬,一縣五十萬……
可能么?
因此,這亭根本就不是行政機構,而是類似于派出所的治安機構。
而且,要比派出所管的更多,不只是負責治安,同樣有著郵傳驛站的功能。
不只是官員往來能夠住宿,便是普通行人百姓,也都投宿。
當然了,要給錢的!
陶小吳夜間就住宿在這么一個驛站當中。
那亭長見到陶小吳氣度不凡,不敢怠慢,專門將自己的房間讓出來給陶小吳住宿。
陶小吳笑笑,也不推辭,隨手打發了數百錢過去,就已經讓亭長喜笑顏開了。
戰亂之后,銅錢貴重,購買力很驚人的!
夜間,陶小吳忽有所感,本就只是盤腿調息,這個時候就起身出門。
卻見到外面不知道什么時候就已經起了大霧,有著清脆的鈴鐺聲音從霧氣深處傳出。
片刻之后,就有著一輛華貴的馬車,拉車的駿馬脖頸上掛著鈴鐺,聲音傳出老遠。
就見這駕馬車隱隱籠罩在青氣之中穿行霧氣,一路來到陶小吳的面前。
那亭舍的圍墻等物,仿佛根本就不存在一樣。
人道氣運果然不凡,居然是青氣啊!
陶小吳心中想著,已經上前行禮:“拜見娘娘!”
“先生不需多禮,說起來我們也都是自家人!”
這話說著,就有著侍女拉開馬車的簾子,便有著一個雍容美貌的女子走出,光華淡淡,讓人不敢仰視。
這女子當然不是別人,而是已經死去的皇后蘇沐了。
她微微一笑,道:“妾身一直都想去太典山見見長卿空青南星幾位姐姐,只是天子還沒有歸位,賤妾暫時主持龍氣,離開不得。
今日知道先生路過,心中歡喜得很,這才來此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