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陶小吳卻對于年輕人的不滿,只做不見,輕輕嘆息說道:“天下已經有著太平氣象了啊!
你看這亭舍,看這官道,你以為是什么?”
年輕人道:“這不就是亭舍和官道么?能是什么?
先生,我雖然生長在富貴之家,但是當初也跟著家中顛沛流離,見識過戰亂流離。
可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黃口孺子!”
語氣之中就十分不滿。
年輕人么,最討厭的就是別人把他們當成小孩子看!
這番話語氣已經很重了!
然而陶小吳呵呵笑著,不緊不慢的說著:“公子你有仁心,關注百姓疾苦,這自然是好事!
不過你知道,我眼中看到的這些官道亭舍,代表的是什么么?”
“什么?”
“是秩序!”
陶小吳看著官道之處那一座新建的亭舍,說著。
這座亭舍顯然在以前的兵災之中,被毀壞過。
然而現在,卻已經重新修建了起來,雖然亭舍簡陋,只是一個大院子,但是這卻就表示著,地方上的秩序正在重建。
“秩序?”這年輕人聽得一臉茫然。
根本不明白,陶小吳怎么從這樣的東西之中看出秩序來。
這個年輕人年輕熱血,有著正義感,能夠關心百姓疾苦。
是一個好人!
然而,可惜……
很多時候,人生在世,絕不單單只是做一個好人就行的了啊!
尤其是有著非常身份,必然要承擔巨大責任的人來說。
很多時候,熱血心善等等,并非是優點!
“沒錯,就是秩序,當然也可以稱之為法度。
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落而知天下秋!
亭舍雖然小,然而明眼人就能夠從這其中看出太多的東西來。
告訴我,你能從這些亭舍之中看出什么東西來?”
陶小吳沉聲問道,語氣之中就帶上了教訓的味道。
聽了陶小吳的問題,這年輕人不知不覺之間,就已經露出深思之色:“先生的意思是說,這亭舍和官道代表了朝廷法度么?”
陶小吳欣然點頭,看來這個年輕人還不是無可救藥。
這就好!
否則若是遇到真的榆木疙瘩。
他還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你可知道,為何說刀兵不祥?刀兵一起,災亂從之?”陶小吳再問。
虞莊毫不遲疑的道:“以前的師父跟我講過經,說過刀兵一起,煞氣重生,擾亂天地和氣,讓陰陽二氣失調,因此就會有各種天災出現!”
陶小吳笑道:“沒錯,是這個道理!”
不用奇怪大虞的儒學,和原本世界的漢儒差不多,最講究的都是天人合一,天人感應這一套。
而且,在大虞時空這個高靈世界,這還真是顛簸不破的真理。
然而陶小吳想要告訴虞莊的不是這些。
他淡淡的道:“那你自己想過沒有,除了經書上的說法,還有其他原因么?”
陶小吳對這虞莊循循善誘,馬車旁邊的四個護衛都聽的入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