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至于大齊時代,就有著周圍州府無數失地百姓逃竄聚集于其中,最盛時候以至于匯聚上百人萬之多。
當年在大齊時代,官府不可能對如此多的管轄之外的人口置之不理。
但是卻激起了民變,最終釀成一場大亂,大齊朝廷花費了無數功夫錢財最終才將暴亂鎮壓。
并且在那一帶新置了一州,取名安州!
單聽名字,就知道朝廷對那地方的重視程度了。
景人朝廷也延續了對安州的重視,原本景人旗兵只駐扎在各省省城,還有少數戰略要地。
然而,那安州之地,就有著一支景人旗兵鎮壓。
可想而知,對于那地方的警惕和重視了!
這一次三陽教忽然攻入那安州,就等于點燃了一個炸藥桶,可是要掀翻周圍數省之地的。
這次舉事陡然升級,一下子變成了景人朝廷的心腹大患。
當陶小吳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也都不由得感嘆:“看來這天下間的聰明人不少,草莽之間大有龍蛇啊!”
原本對三陽教并沒有抱著太大希望,此時卻是生出了親自走一趟,過去看看的念頭。
陶小吳想到就做,即使這般時空,物質法則嚴密,施法困難。
但是對于陶小吳這種元神力量大半已經化為金色的存在來說,前往安州那邊,來回一兩千里,也不過等閑,頂多就是十天半月的功夫而已。
當下就直接出發,一路向著那安州而去。
景人朝廷治下的州和大虞時代的州可不是一回事兒!
以前陶小吳都說過,有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就是名稱的貶化。
大虞時代,將軍貴號,尊貴無比。然而到了后來,將軍就滿天飛了。
再如公子,乃王孫公子,高級貴族子弟的稱呼,到了后來,鄉下土財主的兒子也都是公子了。
再如那鄉下土財主被人稱之為員外,然而其實最初員外乃是員外郎的意思。
而員外郎原指設于正額以外的郎官,相當于副司長之類。
而這州也是一樣!
在大虞時代,州乃是一級行政單位,也是地方上最高的行政單位。
一州之地,甚至相當于后世數省!
便如另外世界,就因為州這一級太大,若是州牧權勢太大,容易割據,所以只置刺史。
蓋州牧是名正言順的一州最高長官。
而刺史只是朝廷派出去監察地方的監察長官,不論是名義上還是權力都弱太多。
而到了這景人朝廷治下,州這一級早就萎縮成二級單位了。
一州之地頂多相當于大虞時代的一郡,甚至論起地域廣大來,還比不上。
在州之上,還有著省這一級!
當然這是直隸州了,而散州甚至還要被府給管轄……
所以其實一州之地并不大,遠遠不能和大虞時代的州相比。
然而那三陽教攻入安州,卻是撼動天下,震動了景人朝廷。
乃至于陶小吳一路前往安州的時候,就看到沿途不少軍隊在調動,準備前去鎮壓,以至于一路上到處都是雞飛狗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