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這些人出錢出力來維持地方秩序,陶小吳根本就不需要考慮后路的問題。
直接狂飆突進,打入了百濮之地。
景人官兵不過只是進行了幾次不怎么成功的抵抗,就紛紛投降。
義軍并沒有占領百濮全境,直接奪取了大江水道,從這里坐船過江,奪取了天下重鎮郢州。
幾乎與此同時,那義軍的另外一路偏師,已經沿著筱水直上,也攻取了南薊。
一時間兩路大軍似乎就有著在茂云省匯聚之勢。
而那安州三陽教,卻也是在茂云省。
茂云重鎮,在天下腹心,一旦占據了此處,就幾乎等于孫猴子鉆入到了鐵扇公主的肚子里去,揪住了心肝。
到了這般情況,景人朝廷幾乎瘋狂,一邊做了遷都,退回關外的準備,一邊瘋狂的匯聚北方兵馬,要防止義軍渡河。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義軍不過只是虛晃一槍而已,就掉頭沿著大江之下,順流直逼建安。
那建安可是維持南方統治的核心所在,在前朝大齊的時候,乃是南北兩京之一。
就算是景人朝廷被耍的團團轉,然而建安附近,依舊駐扎大軍。
尤其是建安這么重要的地方,還有著景城存在,駐扎大量景人旗兵。
原本那南薊也是重鎮,本來也有著景城,駐扎景人旗兵。
不過為了圍剿安州三陽教叛亂,已經都被調動安州去了,方位空虛,這才被義軍從筱水而上的偏師奪取。
而現在,這一次,那建安卻是真正重兵云集,還有著號稱無敵的景人旗兵駐扎。
誰都可以想到,這是決定天下命運的一戰!
起碼也是決定整個南方命運的一戰!
一時間,天下各處的目光都聚集了過來。
這一戰的結果也將決定大部分搖擺之間,難做決定的地方勢力們的最終結果。
一旦義軍勝利,怕是天下各處地方實力派,估計都要投向義軍。
而若是義軍失敗,恐怕便是許多已經投靠過來的人,也都要動搖不安了!
總之,這一戰象征意義極大,幾乎可以說,真正能夠決定天下命運。
然而結果卻是出人預料的很,義軍戰斗力強悍的出乎了任何人的預料之外。
建安城下一戰,輕易的擊潰了旗兵的主力!
然后在內應的幫助下,很快就奪取了整個建安城。
誰都以為的一場龍爭虎斗,卻是被義軍輕而易舉的獲得了勝利。
這個結果其他人都料想不到,然而陶小吳卻是心知肚明的很。
武器代差,戰術代差。
再有著政治方面的全面勝利,有著無數的細作奸細入城破壞活動的情況下,若是此戰還要遷延日久的話,那才真的是讓人奇怪的事情。
而此時天下各方勢力大跌眼鏡之余,卻也都對義軍大起敬畏,紛紛存了投靠之心。
于是義軍主力還剛剛入了建安城,維持秩序,建立政權的時候。
那王友勛所率領的偏師就已經得到了茂云省內各地的投靠,大片的州府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