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鍋里白騰疼的熱氣再次溢出
張高興聞到了令他陶醉的茶葉噴香。
拿開鍋蓋,
張高興看到這些已完全入味的茶葉蛋,忍不住地想先要吃一個。
拿起一個已經染成深棕色的雞蛋,輕輕剝開半個雞蛋殼。
張高興吃茶葉蛋喜歡剝一半,留一半。
不過許多人喜歡全剝開,覺得那吃得比較爽。
因人而異。
輕輕嗅了一下。
剝開的半個茶葉蛋散出的香氣立即鉆進鼻子。
沒有一點蛋腥味,全然是清香的氣味。
咬一口雞蛋蛋白。
“吧唧!”
味道超出想象的好!
張高興神情振奮。
濃郁的茶香混著這年代純正雞蛋的香味吞咽后那香氣都還殘留在口中。
里面得蛋黃在自己咬一口蛋白后也露出來了。
那是一種十分暖黃色。
“這雞蛋黃賊好!”
這年代的雞蛋蛋黃那真叫一個黃,特別得艷麗,后世稀罕的不那么純正的土雞蛋根本沒有這個黃,這年代全是純正無比得土雞蛋,盡是吃蟲和菜葉的,可沒有后世的飼料參雜著什么生長素的。
看著就讓他這個資深吃貨很有胃口。
再吃一口雞蛋黃。
“這第一次煮的茶葉蛋就是十分完美,一定會賣得很好的。”
張高興心里想道。
這年代,乃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茶葉蛋都是好東西啊,在農村里更是最好的營養品,雞蛋要么是攢著賣錢,要么是給孩子吃,有些人家雞蛋給孩子吃的時候,得是過生日得時候,所以很多八零九零后小時候的記憶最快活的除了過年能吃很多東西,再一個就是過生日了,那時候有茶葉蛋吃。
平時家里舍不得吃,那天作為生日,父母或者爺爺奶奶會慷慨地拿出茶葉蛋來。
茶葉蛋是他們記憶中最寶貴珍惜的東西。
比如后世劉京東回老家給給家鄉六七百個老人現金直接每人一萬元紅包,大佬衣錦還鄉發紅包不是為了證明自己多有錢,而是因為感恩當年那76個茶葉蛋。
他九十年代十八歲的時候背著76個茶葉蛋和村民湊給他的幾百元血汗錢學費,他走進了校園,并用那76個茶葉蛋走向世界,當年他吃著茶葉蛋村里最好的營養,他多年后真誠地感恩那76個茶葉蛋的恩情,回報家鄉,不僅是給那些老人發了兒子都可能沒給過的上萬元,更拉了許多企業在家鄉投資。
有關這個年代茶葉蛋的故事說不完說不完。
他張高興的故事,這輩子回首,也將從茶葉蛋說起,在夾縫年代里賣茶葉蛋,做生意的故事。
“賣茶葉蛋咯,好吃噴香的茶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