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正是他希望為東楊家鄉所作的事情。
“高興老弟,真是多虧了你,要不是你,我那里能拿的下來那么大訂單啊。”
“應當的,我除了賣佛龕,不就是做你的翻譯嘛。”
“我回去后一定要好好學英語了,爭取來年我能獨立和客戶談生意。”老朱大腹便便地說道。
也不知道這老朱是受刺激心血來潮,還是從廣交會真受到觸動。
吃了一粒花生米,他看著老朱吧唧嘴巴道“那你得天天吃喝拉撒睡的時候,都得聽英語錄音帶了。”
“沒問題,舍得這一身子肥肉,我也要學會英語。”
“那你決心還挺大的啊?”張高興笑瞇瞇道。
“可不是?來,高興老弟,來走一個。”
“來。”
一口脾酒偷心扉。
“高興老弟啊,老朱我這輩子能再次枯樹逢春,你是我的貴人,之前修造社木器廠的事情……”
老朱敞開地說出憋在心里的話。
既然都說開了,張高興也不是那種小計肚腸一輩的人。
“老朱,過去的事情我都不在意了,你就別提了,掃興干嘛。”
“好,不提,老哥我欠你的,我打心眼里記著,以后你張高興老弟有啥事情,招呼一聲,你老哥萬死不辭。”
……
廣交會的第十三天,張高興也再次獲得勒佛龕的訂單,來自港島的一百套訂單。
雖然訂單少,但是這普通佛龕價值兩千元,一百套也是價值20萬元,再加上之前在泰國商人那里獲得的訂單兩百套,那是價值40萬,雖然在數量上,張高興只獲得勒三百套訂單,但是在價值上是碾壓朱廠長,比較他雖然獲得一千多套的訂單,其價值每套按照三百元算的話,是三十多萬,成交的金額上是遠多。
在廣交會上張高興認識了一個商人,這位路上耽擱了,把春交會的時間也搞錯,以至于進入廣交會晚了,連擺攤的一平米地方都沒有。
他湊到張高興和朱廠長展攤旁邊,老朱本來是要趕走對方的,但是張高興覺得那位不容易,讓老朱算了,就讓他蹭點位置吧。
因為張高興覺得那人有點眼熟,一打聽,嘿,還真是那人。
1979年這位看到《人民日報》一篇社論《國民經濟要發展,交通運輸是關鍵》,他判斷神州大地將大力發展汽車業,他看到一個汽車零部件里面有門道可以賺錢,這就是萬向節,它是汽車傳動軸和驅動軸的連接器,像一個十字架,大的長度近一尺,小的長不過一手指,4個頭的橫斷面平光如鏡子,磨掉一根頭發的1/6就得換新的,這玩意有商機。
于是帶著自制的萬向節懵懵懂懂的來到了廣交會碰運氣。
在廣交會幾乎要結束的時候,美國多伊爾公司和舍勒公司兩位上前都了解一下萬向的產品,其中舍勒公司給了三千訂單,不過對方價格壓低,萬向將虧損,魯冠球做了一個割肉的驚人之舉,他覺得賠本也要先吆喝起來。
“魯老哥,你這三千套訂單,成本一攤,虧損啊!”
“是啊,魯老弟你那訂單簽了還不如不簽。”朱廠長也道。
“兩位,我不那么認為,如果我的產品客戶滿意,后面客戶再跟我做,一萬套,幾萬套,還會虧嗎,那我就不會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