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善若水,利萬物而不爭......”黎青山看了一會,發現這是一篇單修水靈根的功法,修煉較為溫和,講究循序漸進。竹簡上只能看到前半部分類容,后半部分被法術遮蔽了,竹簡末端有批注,此功法比較適合天靈根資質者修煉,其他人若是修煉,雖能底蘊深厚,進境卻會非常緩慢。
黎青山放下竹簡,心里想著第一個架子是天靈根功法,第二個架子應該是強靈根功法,那么最里邊第三個架子就是弱靈根功法了。黎青山直接走到第三個架子前,拿起一冊功法,這是一篇叫‘土金歸元訣’的弱水靈根修行法訣,黎青山心想果然如此,匆匆看了兩眼便放下,他沒有土靈根,這法訣并不適合他修煉。
“烈焰焚金,融金化水.......”黎青山又拿起一卷,這篇功法叫融金化水訣,文字通俗易懂不是很高深的樣子,是一篇以火靈氣焚燒金靈氣化成水靈氣的功法,竹簡后文有批注,此功行功偏激,進境雖快,卻隱患不小,易傷根基。
黎青山搖了搖頭將竹簡放下,又在架子上拿起另一冊功法。
時間緩緩流逝,一個時辰很快過去了,黎青山堪堪看完弱水靈根一半的功法,玄靈門的功法大都很玄妙,可是他見識不夠,不知道哪一本適合他。
“黎師兄,選好了嗎!”郝大慶在一旁問道。
黎青山早就瞧見郝大慶捧著一冊竹簡愛不釋手,看來是選好了。
“我暫時還沒選好,郝師兄若是選好了,咱們便先回去吧,一天沒吃飯,都有些餓了,我下次再來好了。”黎青山放下手中竹簡,回道。
離開傳道閣后,黎青山與郝大慶回到青木峰,在食堂飲食了一番,認識了一些門中新老弟子。然后兩人告別,黎青山回到了自己的木屋,打坐修煉。
傍晚時分,在屋中修煉了一個下午的黎青山準時來到藥田,陸云棲領著黎青山與郝大慶完成了傍晚的澆灌工作。
修行的日子平淡如水,時光荏苒,轉眼之間,黎青山入門已有三個月。
玄靈門不愧是鐘靈之地,靈氣濃厚,黎青山三個月的修練成果抵過在黎家修煉一年。
道法閣黎青山兩個月前又去了一次,將弱水靈根的功法都看完了,對于選何種功法卻遲遲未能下決定,修煉的還是家傳功法。
入門一個月后,黎青山掌握了靈雨術便開始單獨工作,這還虧得陸云棲告訴黎青山可以去傳道院聽講。傳道院有修為高深的師兄專門傳授法術講解修煉疑惑,還有一個與道法閣相似的閣樓,里邊有許多藏書,多是前人余留的修煉心得,修界見聞。黎青去了一次后便喜歡上了這個地方,每日必去,增長了修煉知識,也學習到了數個實用法術,如神行術,可以健步如飛,比簡單的疾行之術要快不少。還有望氣術,可以尋找靈物,也可以粗淺查看一個人的修為。
通過這段時間的學習了解,黎青山知道了修煉的原理。煉氣期修煉大概分為三步,第一步打通四肢經脈各一條,讓靈氣能夠運轉全身,為煉氣初期;第二步再打通四肢經脈各一條,并貫通識海,為煉氣中期;第三步打通四肢最后的經脈,并開辟奇經八脈貫同全身,為煉氣后期;然后打磨周身經脈,靈氣液化,筑成道基。
突破煉氣四層,方能手足連通,施展大部分低階法術。
在傳道院,黎青山經常遇見姜雪瑩,長久接觸下來,關系愈厚。姜雪瑩入了靈竹峰,她的資質很好,是相生的雙靈根,打磨消耗的靈氣少,當日便被帶她離去的老嫗收入門下,入門就是正式弟子,并且討了個好差事,看護靈竹峰中的靈竹。靈竹無需澆灌,也不怎么需要除害,這差事大概就是個名頭,因而姜雪瑩有大把的時間,經常前來傳道院聽講,黎青山不過是占了藥園早晚做事的便宜,才能有時間前來。黎青山與王靈芝相遇次數就很少了,少有的幾次見面,王靈芝也都是奔著姜雪瑩而去,不怎么與他說話,讓黎青山頗為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