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習法術帶來的益處,不僅僅是法術本身,還能脫胎換骨。
半年來,無數次的練習法術,加上從不偷懶的打坐修行,石不凡的修為漸漸增長,積小成多,雖未脫胎換骨,但已有變化。
最明顯是石不凡的腦袋,先前是石頭一塊,現在有化出血肉的跡象。
化形先化身軀,再化頭顱,他只差最后一步。
等完全化形,石不凡的外貌與人類無異,即可下山,踏入人間修行,這是老糊涂對他的允諾。
石不凡對人間憧憬許久,故而努力修煉,從不懶惰。
這不,休息了一會,石不凡在腳下凝聚厚厚的灰黑云團,飛天而起,開始練習騰云駕霧術。
他踏云穿過崇山峻嶺,如一只自由翱翔的蒼鷹,睥睨大地。
所過之處引得山中百獸驚恐,群鳥退散,好不威風。
連續躍過三座大山,石不凡腳下的云團終消散得七七八八。
稍作調息,石不凡再次施展,踏云飛天。
反復數次后他已飛出五百里,到了昆侖山的邊際。
昆侖之地,山中皆是山,山外也沒什么好看,滿眼一片汪洋。
或者說,昆侖山像一座龐大的島嶼,坐落汪洋之中,四面環水,無邊無際。
外人想踏足昆侖山,必須涉過汪洋。
按說,并不難。
畢竟人類能造出大船,橫渡海洋。
可昆侖山的水不同,乃是無浮之水。
顧名思義,無浮水沒有一絲浮性,哪怕一片羽毛,一根木頭落在水面,也會迅速沉底,人類造出的大船別說渡海,扔進水里就立即沉沒。
唯有騰云駕霧的修行人,或者體力強大的飛鳥能渡過千里無浮水。
比如,重明鳥。
此鳥生長于昆侖山,喜歡到人間玩耍,故經常飛渡無浮水。
其體型像雞,個頭則比雞大得多,羽毛五彩繽紛,長有鋒銳雙爪,比身軀更長的羽尾常有霞光,飛行時如星辰劃過。
最怪的是重明鳥的眼,兩只眼睛中各有兩顆眼珠,因此得名“重明”。
重明鳥性情溫和,不食肉類,所以一些凡人想來昆侖山便有了辦法:趁重明鳥落地,偷偷爬到鳥背上,乘鳥渡過無浮水。
無浮水有千里之遙,重明鳥要飛上十天半月,期間危險重重,那些膽大的凡人一不小心就墜下鳥背,淹沒于無浮水。
一千人中,能安全登臨昆侖山的幸運兒,大概只有一個。
最后的結果么,不過是被老糊涂“客客氣氣”送出昆侖山,一無所獲。
漸漸的,也就沒人愿意冒險偷渡無浮水了。
……
站在無浮水邊,石不凡向遠處瞭望。
汪洋的彼岸,是人間!
有時石不凡想,要是能練會“千里眼”的法術就妙了,站在昆侖山能遍覽人間百態,何其美哉!
“咕!”
“咕咕!”
人間看不到,水面上卻有一大群重明鳥飛來,漂亮的羽毛將天空染成五顏六色,格外絢麗。
鳥群落在昆侖山,便四處尋找喜歡吃的野果,填飽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