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文一聽,他笑了,說:“好!真是好極了!這就有如先賢一般,醉心于培育人才!只要我大安人才鼎盛,自古得人者昌,何愁內憂外患不平嗎?”
從楊子文的話中可以看出,他也不是那一種純粹“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的書呆子。他應該是一個比較注重實際的人。
郭海陽覺得又是裝逼的時刻了,不好好地裝逼一下就對不起自己了!
郭海陽便說:“‘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我一心一意是要培養人才的!就算是被人謾罵,不被人所了解,千夫所指,我也一樣像牛一樣任勞任怨地去做!”
得得!把自己吹成了為教育事業犧牲一切!可真是太偉大了!讓人一聽都忍不住地落淚。
楊子文一聽,他不由是一鼓掌,說:“好!好啊!一聽王青天出口成章,而且這一句就體現出了王青天的高風亮節!我什么不敢說,我能說的是,我一定會盡力地宣傳義學!讓世人皆知還有這樣的一所學院!”
郭海陽一聽,他表示一副十分無奈的,不是哥愛裝逼,而是哥要是不裝逼的話,看看!他們怎么會高興呢?只要哥一裝逼,他們就高興了,我也是很無奈地,為人高興,我就不得不裝逼。
那些儒生們已經知道了郭海陽的厲害,他們當然是不敢再多說什么了。
從原先的嘲笑郭海陽變成了現在的稱贊郭海陽,一副郭海陽就是天下最棒的!
郭海陽不會降低身份親自去帶他們這一幫儒生的,他自然就說是有公務,剛剛是處理了這一樁案子,還有其它的案子要處理。
只是說是這樣說,郭海陽才不是真的去處理公務,只是覺得不想和這些儒生在一起,他有好多事要做的,比如說要調戲一下秋香啊,或者是和老婆好好地探討一下人的奧妙。
正這么想著的時候,郭海陽只覺得一個目光卻是盯在了秋香的身上。
他一看,那一個書生倒是有一種氣質,這是很多的儒生們都沒有的。
郭海陽不高興了,他便是過來,問:“不知這位公子怎么稱呼?”
這一下,人們都是驚訝了,為何?這一幫來人之中最有分量的兩個人就是楊子文和徐禎卿!可郭海陽一看就看出了兩人的不同。
相比較楊子文是帶頭的,徐禎卿則是隱于眾人之中的,就算是一個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儒生,可現在卻被郭海陽直接就揪出來了!
為此,儒生們都覺得郭海陽的眼光毒啊!真的是太毒了!他有識人之能啊!
徐禎卿也不再隱瞞了,他當然是把自己的真實姓名給說出來的:“在下是徐禎卿。”
郭海陽當然不懂徐禎卿是何方神圣的,“徐禎卿?”他可不會當眾問出來,這樣會傷了徐禎卿的心這一件事小,可要是讓青天大老爺丟臉,那就是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