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辛倒是知曉人皇軒轅氏道場,日后待時機成熟,可登火云宮,一問便知。
在殷辛看來,封神之戰開啟,既然將女媧娘娘套路其中,注定免不了與三皇接觸。
除通天教主外,三皇、女媧娘娘都乃殷辛欲要下手的對象,遲早要見面。
且殷辛定要拉他們下水,趟這渾水的,豈能讓其置身事外,否則這場封神大戲豈非就沒意思了。
封神大戰,豈能讓闡教唱獨角戲,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天上地下,各族眾生,三教九流,誰都甭想置身事外!
此便是殷辛的謀劃,只可惜僅僅是謀劃,若將眾生拖下水,單靠現在他這點能耐是萬萬不行的。
當然殷辛有底牌,便是那紫金玉石!他相信紫金玉石會給他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即便再無驚喜,單單開天訣,亦可有能力扭轉乾坤,當然前提是開天訣當真是開天一脈,盤古留在世間的功法。
“據說雨師被軒轅氏義女旱魃所擒!當年雨師便是敗于她之手,但涿鹿大戰后,旱魃蹤跡全無,不知去向何從,千年來罪臣遍地尋她,卻終究一無所獲。”
飛廉嘆息連連,很顯然除了他的魂魄,雨師亦是他的一塊心病。
“旱魃……”
殷辛暗自盤算起來,旱魃在后世名聲可謂是響亮。
旱魃采集日、月之光,練就趕雨驅風之術。
后下山相助黃帝討伐蚩尤,用力過猛,致法力反噬,靈魂遭創,容貌變丑,禿發,奇丑無比。
終戰后,旱魃靈魂受創,無法控制體內法力外泄,所過之處天下大旱,百姓民不聊生。
黃帝無奈只得將其封印,具體封印何地就不得而知。
唐朝有記載,旱魃曾出世。
陽驕陰伏,旱魃作孽,孟夏不雨,至於是月,后土將乾,百谷恐竭。
“可知應龍下落?”殷辛猛地想到另外一人,乃與旱魃共輔佐黃帝的重臣。
后世傳聞旱魃和應龍是一對,具體如何,就不得而知,未曾有正史記載。
不過旱魃和應龍法力相沖,此說法殷辛倒也不太信!不過愛情來了,誰都擋不住!
飛廉和惡來齊都搖頭。
他們亦曾尋過應龍,但一無所獲,憑空消失,不知去向。
“此事不急在一時,孤亦會派人多方查探!只要雨師尚在世,定會尋得。”
尋別人尋不到,尋黃帝倒不在話下。
黃帝的道場,殷辛卻一清二楚,雖然從未踏足過,當然此時機暫不成熟。
“罪臣叩謝大王。”
飛廉和惡來聞聽殷辛承諾,慌忙起身跪倒在地,伏首叩謝。
若有殷辛相助,尋得雨師下落幾率會大一些。
雖然亦不見得能有結果,但總歸多了一絲希望!
殷辛深吸口氣,未再多言。
他離座起身,走到十二祖巫雕像前,與孔宣并肩而立,細細的打量著上古傳說中的十二祖巫。
十二祖巫雖未證圣,但若是聯手,發動十二都天神煞大陣,足可鎮壓混元圣人。
此亦為何哪怕是混元圣人都不敢輕易招惹他們!
“孤曾聞,上古巫妖之戰,巫族十二祖巫與妖族帝俊、東皇太一雙雙隕落,但據傳祖巫、妖帝肉身不腐不滅,不知可有此事?”
殷辛關注點不在于上古巫妖之戰。
而是那一戰后,所謂的不腐不滅的十二祖巫和妖族一帝一皇的肉身到底去了哪里。
在殷辛看來,或許能從他們肉身上窺探一些修煉法訣,他現下最迫切需要的便在于此。
即便他不能得到,亦不能落到賊人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