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這大老板怎么會過來,原來是有目的。”說笑著高歌將打印好的詞曲遞給他,“有沒有興趣在編曲上加個名字。”
曲子雖然已經譜好,這只是唱的部分搞定了而已,接下來的編曲工作仍很重要,很多時候編曲甚至要比旋律更為重要。
通俗點講,作曲寫出來的是旋律,也就是歌手唱的東西;編曲就是做伴奏,除去歌手唱的部分,剩下的都是伴奏。
一首歌的誕生遠不是作曲一個人能搞定的,作曲、編曲、制作、混音,這些都是缺一不可的,除了那種一肩挑的牛人,歌曲誕生的背后往往是一個團隊的努力。
“我看看。”
徐鴻飛接過后一眼便注意到了曲子的標題和作詞人,“我去,你這個作詞人牛逼啊,直接把蘇軾請出來了。”
網絡上針對唐詩宋詞的改編新唱一直都有,多數都屬于圈子內的自嗨。
“你怎么就瞄上這首詞了呢?”說著,徐鴻飛一邊看著曲子一邊小聲哼唱起來,越哼越覺得不對勁,再看掛在蘇軾后面的高歌本人名字后,心中的不對勁越發強烈。
“你這首歌是直接發行嗎?”徐鴻飛提出了自己的疑問。
高歌搖搖頭,“北京電視臺中秋晚會……”
聽到他的答案徐鴻飛點點頭,這才對嘛!
中秋晚會的現場,當‘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古詞經過現代流行音樂的改編重新響徹全場時,試問誰人不會沉浸于其中?
“我跟你說,這首歌的編曲必須得讓我加入進來!”
作為一個合格的音樂人,徐鴻飛音樂的專業素養完全沒得說,音樂鑒賞能力也沒問題。
這首歌詞方面就不消說了,蘇軾男女老幼都知道,經歷上千年歷史的檢驗完全是最美好的作詞人。
令徐鴻飛更為驚訝的是高歌對這首宋詞的譜曲上,當他小聲哼唱完,想對《水調歌頭》這首詞進行再創作完全不可能。心底深處一個聲音似乎一直在告訴他,這首詞就應該是這個曲子,就應該這么唱。
即便是他強行改編的曲子也完全跳脫不出高歌所譜曲的桎梏,這僅僅是哼唱了一遍而已。
詞曲是如此的和諧交融,甚至一邊哼唱著他心里已經開始構思用何種樂器、效果器進行制作了。
“你確定?編曲我可是不給錢的。”高歌笑著沖徐鴻飛說道。
聽到高歌所言,徐鴻飛忙擺手表示道,“不要錢,只需要在編曲上加上我名字就行。”
等到時候北京衛視打出歌名以及‘作詞:蘇軾(宋)作曲:高歌編曲:高歌、徐鴻飛’的時候,那將是多么令人興奮的時刻!
說干就干,兩個人本就是行動派,不然當初也不會見面便一拍即合組樂隊,這么多年過去默契依然在。
“鋼琴、小提琴加入怎么樣?”
“我覺得可以試一試。”
“我覺得聲部結構這里可以這樣設計。”說著高歌拿著畫滿看不懂線條的冊子給徐鴻飛看。
“而且剛才那段聲部有點太多了,密度太高了聽起來有些堵。”高歌指出道。
“哪里?”
羽翼漸豐的《但愿人長久》就這樣在兩人手中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