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哼,我倒要看看耍的什么花樣!”自詡‘唐詩宋詞專家’的老顧看到這個節目名后便冷哼道,“投機取巧不成會反丟把米的。”
“哈哈哈,老顧生氣了,昨天喝酒的時候對著天上的滿月他還深情朗誦了一遍《水調歌頭》。”旁人笑呵呵地指著老顧說道,“這個高歌如果改編不好,估計老顧還要投他個不及格。”
“這是撞槍口上了?”
多年老同事了,大家也都清楚平日里老顧的愛好,沒事兒就喜歡小酌一口朗誦唐詩宋詞,而蘇軾就是他最喜歡的一位詩詞大家,隨便一首蘇軾的詩詞他都能倒背如流。
套用飯圈的一句話,高歌這是在蘇軾粉絲面前班門弄斧,稍不留神就會砸到自己的腳。
舞臺上的高歌顯然不知道臺下發生的一切,待到前奏響起后,心中無念無想,手握著話筒開始了表演。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
唯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
何似在人間……’
不同于原版的溫柔,情意綿綿,也不同于翻唱版空靈,高歌演繹的這首《但愿人長久》只有無盡的深情。
聽到一半,臺下的審查老師們不由得坐直了身子,而老顧的感受要更深一些,開始前他放的狠話早就忘了,此刻只剩全神貫注地投入其中。
如果說上闕是深情的話,那么下闕情緒一變,轉悲為喜,心中釋然和向往隨著歌聲展現在大家面前。
旋律的優美讓人如癡如醉,沉醉其中。
窗外的明月依舊高懸,不知千年前東坡先生眼下的清輝是不是也如這般皎潔?
‘轉朱閣
低綺戶
照無眠
不應有恨
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
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愿人長久
千里共嬋娟。’
重新改編為流行歌曲的《但愿人長久》自然不會只重復一遍詞句,詞句在重復,情緒則在慢慢鋪墊。
老顧微微嘆了一口氣,心下有半分可惜,可惜這首《水調歌頭》沒有曲調傳世。
再聽高歌對這首詞的改編演繹,心中半分可惜也變釋然,或許這就是冥冥之中穿越千年的祝福,不知東坡先生是否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