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話賴話全讓他們說了,高歌還能說什么?
……………………
最近一段時間,高歌的歌迷全靠唯一站姐的飯拍照片和視頻活著了。
其中最為吸引人的自然是高歌在清華校園歌手大賽上的那段表演了,不光將表演過程全拍了下來,更是拍了不少張照片。
精修之后選出了9張放在了網上,以供網友們保存舔屏。
“高大爺發微博了!”
混在超話里的網友們早已把這里當成了聊天室,這天的一條八卦消息打破了這里的寧靜。
“真的假的?距離他上次發微博都是什么時候?”
“當然是真的了,你看截圖,你也可以這會兒去他微博主頁看一看。”
得知最新消息后,不信邪的網友來到了高歌的微博下,果然看到了一條2分鐘前剛剛發布熱乎乎的微博。
“這周五晚上六點會去什剎海木上酒吧表演。”
跟高歌以往發的幾條微博一樣,內容相當的簡潔明確,一看就知道是出自他本人之手。
“怎么是周五,周五我沒有時間啊!”
“要是周六我倒可以抽出一天時間來北京,周五學校不好請假。”
這段時間高歌也吸引到了一大批新粉絲、新歌迷,她們以往飯圈的一些常識、知識在高歌這里就完全行不通了,準確來說想花錢都花不出去。
畢竟流量藝人每隔一段時間不是雜志就是見面會、演唱會之類的,總能找到花錢的地方,超話里的氛圍更是跟打了雞血一樣,每時每刻都在集資。
學生黨們擠出早餐費10塊、20塊,就為了支持自己的喜歡的偶像,其實她們殊不知那些經紀公司追求的就是噶韭菜,蚊子再小也是肉不是?
這波韭菜幾茬噶完了之后,換一個流量再按照這種步驟來一次就是。
國內的娛樂公司早就深諳此道,流量藝人的推出更是趨于工廠化、流水線化。
這幾個月來,高歌超話的路人粉來了又走,新粉絲也是如此,一直不見正主出來營業,想聽一次現場更難。
手里有錢都花不出去這種感覺誰懂?
張月就是屬于這一類。
上學那會兒沒有閑錢追星,出來工作了一年多,手里也漸漸有了閑錢。
已經不是小女孩兒的她,現在早已提不起追星的動力。
看著室友沉迷于某位電視劇小生時,張月就感覺一陣不解,到這個年齡段居然還會追星?這在她看來是難以想象的。
只能說fg不能立太早,這不前段時間被自己給拔了吧?
《悠閑的生活》那兩期節目,高歌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節目后她翻遍了百度百科和各種早年間的新聞,這才對高歌有了一個大概的了解。
室友問她是不是在追星時,張月連忙搖頭予以否認,但她所做的一切又都符合剛入坑瘋狂找資源的新粉絲。
相對于粉絲這個稱呼,張月更愿意把自己叫為‘歌迷’,以此來證明自己不是‘饞身子’那種膚淺的人,而是內外兼修的歌迷。
“周五你有時間嗎?咱們晚上去什剎海的酒吧轉轉吧?”張月開口對室友詢問道。